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师生如何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道珍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就是说,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语文课堂教学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教师高投入,学生低收效”,教师在讲台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滔滔不绝地演说,而真正的“主角”学生,一般只是“听众”、“看客”,对教师的“口才”,有的欣赏,有的自叹不如,有的觉得“望尘莫及”。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互动”的必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互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相信语文课堂的“主角”应该是他们。那么,师生如何互动呢?
  (1)以学生为主体。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引导他们观察、活动、阅读、思考。鲁迅先生早在“五四”运动时就提出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要以孩子为本位”,教师必须“知道孩子的世界”的主张。教育者“不该是命令者”而是“指导者协商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想,但不能代替他们的思想,思想的财富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思想才能享有,学生要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想,就必须由自己去感受事物。只要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就会产生许多的感受,这些感受有时能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新的认识和转机。先生讲,学生听,是“导”者为主;“孩子是本位”是演者为主。“读”是主体,“导”的任务是使“读”者读得更好,最终能自己去读。叶圣陶有句名言:“凡在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文,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最终能不需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所以教师应避免越俎代庖的做法。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教”,作用在于“导”,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开展双边活动,形成民主教学,教师要讲,学生也要讲。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各抒己见地讨论、切磋。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下结论,而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教会学生写一篇文章,应在此之前自己先写“下水作文”,体会其写作过程中“酸甜苦辣”的滋味,然后再与学生进行写作上的交流,先讲自己对文章的构思、写作过程及感受,然后再由学生谈。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最后经过讨论,拿出最佳方案来。经过双边交流,学生原先没想过或没想到的东西,经过老师的“导”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一篇作文就比较容易完成。而老师在倾听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对自己的教学思想也有所启发,同学们之间也互相学到了许多东西。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已经习惯了许多语文教学上统一的东西:统一的教案、统一的练习、统一的试题、统一的答案。新的教学观念在突出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就与这些统一的东西产生了矛盾。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是否应该突破我们现有的思想框框,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的发展。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提高。教师已经不可能再用一本教科书来束缚学生的视野。在某个知识领域,教师和学生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时教师的起步甚至更慢。时代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必须有源头的“活水”,是“涌泉”。教师不仅要有一般的知识,而且更要有综合的能力,由知识范式转向能力范式。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应暂时抛开原有的课本、标准答案,带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老师融入同学们之中,和同学们一起观察周围的事物,互相交流对这些事物的感受,把这些感受记下来,写成心得;有时和同学们同看一本课外书,针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同时,有时组织学生有选择地观看一些电视节目、新闻焦点、国内外重大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久而久之,学生在老师的“导”读和“导”学下,就会有所感受,有所创新,对问题会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那么,师生“互动”的意义何在呢?
  “互动”使得课堂教学由“讲读”向“交流”转变,“主角”定位,实现了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师生“互动”以至学生“自动”,使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主角”,使课堂教学的“角色”有了更新。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创新,这便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