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构建语文“乐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跃

  语文是中职学校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起着基础性作用。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文章提出了“乐学”教学的理念,阐述了建立“乐学”课堂的方法策略。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乐学教学”一个基本特征。我们提出了针对教师而言的改善师生关系的三大原则。
  1.信任与尊重原则
  (1)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基本学习能力。除了极少数智力低下者,其他学生都可以完成一般学习任务。许多学生成绩差,不是智力低下的问题,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心理行为与行为障碍,如缺乏学习兴趣、注意力不稳定、意志薄弱、缺乏学习习惯等。
  (2)相信学生原来是有学习愿望的人。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在后天被泯灭的,他们的学习愿望可以被激活。
  (3)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内化活动目标才能实现。严格要求的前提是充分的尊重。
  2.理解与支持原则
  (1)理解学生现实的处境。他们由于学习上落后,已经受到或正受到老师、同学、家长和社会的轻视。
  (2)理解学生由于自己未能很好地完成学业任务而产生的自责与自卑心理。
  (3)理解学生的现实愿望。他们想改变学习落后面貌、改变消极处境,改变过去不光彩的形象。
  (4)支持学生的上进心与积极表明自己特长的愿望。
  3.启发与鼓励原则
  (1)启发学生建立积极的,可行的目标。
  (2)表扬学生做出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教师也要善于表扬,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每节课,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工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做到“学有所乐”,达到“学有所获”。激趣的途径、方法很多,包括: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鼓励学生尝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方法经常变化,锐意求新,让学生时常有一种新鲜感,等等。
  三、培养质疑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从矛盾开始,而这个矛盾以往都由教师想当然地揭示:你们不明白哪些,我就教哪些。这样一来,容易出现课堂上老师问得多、讲得多,学生重复机械被动接受得多的情况,这也是语文科教学耗时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问题,学生通读课文后就能自己解决,就可指导学生自己去看,以读代讲。
  培养质疑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问题质量不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批评甚至训斥。要知道,一旦挫伤、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质疑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内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无论讲课过程中还是讲课之后,都要鼓励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
  问题提出来了,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争论,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难题,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加强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创性意见,勇于自我评价,使竞争与合作、个人与集体的自主构建巧妙地统一起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导”起重要作用:导说、导辩。最后教师还要适时小结,去粗存精,统一认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长足发展。
  四、善于架梯,展现过程
  所谓“架梯”,指的是教师要积极有效地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乐学教育”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分析学生回答的思维出发点,然后相机引导。
  学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由不懂到懂,这就是展现训练过程。展现训练过程是每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性原则要求教师不能遗漏学困生,教师就要设计方法,比如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减缓问题的坡度(即前所提及的“架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弄清楚。那种把结果和盘托给学生的“好心”做法,是有损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的。
  展现训练过程要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比如阅读教学要重视通过变式训练来抓语言理解、积累、运用,引导学生不断向新思维广度发展。例如用”勤劳”造句,第一个学生说:“我的妈妈很勤劳。”紧接着造句的学生,往往只把主语“妈妈”改成“爸爸”、“奶奶”……如果不及时提醒,学生产生思维定势,训练效果就差。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此时进行启发:“谁能把妈妈怎么勤劳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会说:“我的妈妈很勤劳,下班回家还买菜烧饭。“我的妈妈很勤劳,一有空就忙着做家务。”句式基本相似,但内容有了变化。教师进一步引导:“谁能换一个说法,先说说妈妈怎样勤劳,然后用上‘勤劳’。”学生在教师的再指导下,跟着做变式训练:“我的妈妈一有空就忙着做家务,很勤劳!”像这样的训练过程就做到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
  展现训练过程,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发展相结合。比如理解课文,有三个层次:第一层,表层性理解,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解释性理解,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能概括出课文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创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的认识,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有不少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在布置作业时,还可设计“弹性作业”,不同层次学生有相应的作业要求,这样可做到目标多元化,更是“面向全体”的体现。
  展现训练过程,教师要加强反馈与校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进行监控、调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仔细认真地听,不仅要评价内容是否正确、完整,还要注意语言是否规范,有无语病。不能没有听清回答就草率表态,也不能在学生意见有分歧时,不加评议,把问题搁在一边,而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巡视、辅导,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反馈、指导、校正,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展现训练过程,教师应保证学生的思考时间和训练时间。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学生个体的智能差异。学生回答问题要经过“阅读―组织和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式―口头表达”这样三步。如果只让优等生回答,就会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因而就有必要在提问后适当延长时间。同样的道理,在范读或朗读指导后,也应增加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
  五、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乐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是衡量他们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的又一重要体现。
  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进行学法指导大致有如下几条途径:直接介绍学法,渗透转化教法,教学过程中及时点技和引导。教师重视教方法、教规律,目的是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的规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