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学科组互动教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殷玉
在我们日常的传统教研活动中,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活动议程往往比较固定,除了听课、议课、说课外,就几乎再也没有其他形式了;教研组长往往占据了活动的主角地位,常常出现“一言堂”的情况,发言人数有限,被动听众多,教师缺少自主研究的时间;议课时大家也往往是走过场,不痛不痒地客套几句,问题探讨得不深入。这种脱离教师实际教学需要的低效的教研活动往往使教师提不起兴趣,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往往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程对教师专业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由原来的对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一定程度上的决策者和研究者,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资源人”,要求教师之间更多地进行协作与合作,很显然传统的常规的教研活动已不能满足、适应新形势下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需要。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成为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呢?互联网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研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构建信息网络化的学科组互动教研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学科组互动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活动的新方式。这种以网络为媒介和载体的新的互动教研方式,是在新形式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也是常规教研的一种延伸,它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研模式,从而为学科组教研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
网络环境下的学科组互动教研可贯穿教师从集体备课到教后反思的整个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只需电脑和互联网络的一次性投入,教师不用出办公室,就可以在网上和同组教师通过BBS论坛、QQ群、个人博客、学科主页等多种途径展开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就自己教学中碰到的难点问题向个别老师请教,可以就某一课如何上更高效率地展开集体讨论,也可以就导言的设计、教材的安排、小结的处理、作业的布置、学困生的转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民主化讨论。伴随着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教育艺术的交流,教学智慧的分享,教师间形成了一个开放、信赖、相互支援的学习共同体,学科组成员共同面对和讨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平等、互助、及时、频繁、有效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力量,随时随地、真正做到了教研为教学服务,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在网络环境下,学科组还可以创建自己学科的教学资源库,不断充实学科网络资源,真正做到资源高度共享。
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活动方式,改变了教研活动少数人表演、多数人当看客听众的状况,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研讨也随之结束的状况,使教研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交流成为可能。网络教研还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使教师养成了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快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网上教研水平的提升。
我相信,随着网络在教研活动中的运用,随着学科组教研活动网络化、信息化的逐步实现,网络必将成为教师进行学科教研、互动的实时交流平台,它的发展必将导致教师教学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的巨大变革。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清潭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