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中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矫艳芬

   作为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创造信息的能力。作为计算机课的教师要以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好学生。所以教师如何教好计算课,学生怎样学好计算机课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我使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在学生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精心设计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控制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在好奇心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启发下,可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心智能力为主。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而非“教师为中心”。这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两主”教学模式。教师经过认真筛选,找出最佳方式,巧妙设疑,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计算机课在众多学科中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门课,然而,学生感兴趣的往往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是诸如游戏之类的应用软件,这给授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果教师能根据所学知识精心设计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但解决了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也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二、指导学生自学
   所谓自学,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学科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再创造的过程。通用自学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对分析问题及算法设计上掌握较好,但在编写程序时有些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于是我提供了流程图,让学生根据流程图自己去探究实践、编写程序、调试程序,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而在调试时又解决了很多问题,通过任务式驱动下的自主探究实践,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学、各有所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我们所要培养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讲解的内容大多是操作方法,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其特点,认真做好启发、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而尽量避免直接给予式的讲解。课前,教师安排好学生做好预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自学的内容包括:(1)课本讲解的知识,这一步骤是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做好启发、提示,使这一步骤落到实处;(2)利用自学的知识解决与例题相仿的问题,教师巡视辅导,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3)学生演示,教师订正后,让学生动手解决相关的题目。
   三、学生演示,发现问题
   在这一阶段中,选择在自学中做对和做错的同学分别演示。通过做对学生的演示,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更简便快捷的做题方法,抛砖引玉;从学生做错的演示作为反例,让同学们分析出错的原因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引以为戒。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正是教师需要强调的重点,如:分类汇总操作,学生未以分类字段进行排序,造成汇总结果的错误,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在演示错误过程之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高了重视程度。这比教师直接演示正确做法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1)学生演示过程中,让学生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2)教师在讲解时应注意与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四、提高性问题的解决
   课本上的例题学生自学完全能够解决,而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解题思路才是教学的目标所在。提高性的问题应源于课本而又要高于课本,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层次又得到升华,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于动手,勤于动脑。技能水平随着练习的巩固而不断熟练,学生也在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动手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极大地推动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容量大,任务多。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不但学到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方法,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利用课堂的时间,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教然后知困。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从而使我们的教育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 吉林省安图县职业教育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