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演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霞霞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实验教学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而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教学过程。由于是为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而提供生动、直观的形成,因此它对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演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般说来,揭示重要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实验;装置复杂、操作严格的实验;学生做可能有危险的实验;消耗试剂较多的实验以及对学生示范基本操作的实验等,应由教师演示。
为了使演示实验教学获得成功,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目的明确,要求具体
演示一个实验要达到什么目的,有哪些具体要求,无论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使演示实验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明确演示某一实验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应该突出哪些实验现象,重点示范什么操作,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得出结论。学生也应明确实验目的,以激发其观察实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抓住实验的主要现象和本质问题。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观察实验时,很容易被新奇的现象所吸引,注意力集中到细微环节上去,却忽视了其主要特征,得到一些不完整的模糊表象。例如,在讲化学变化做镁条燃烧实验时,只注意了耀眼的白光,却没看到新物质的生成。有些学生实验时只看热闹不动脑,实验后没掌握应获得的知识,久而久之,实验不“热闹”了,对于化学学习也不感兴趣了,这都是不明确实验目的造成的。所以,实验前和实验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应该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等等,使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从中找到答案。
二、现象鲜明,装置简单
只有鲜明的实验现象,才能形成生动的直观,给学生以深刻的表象,这是顺利进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基础。鲜明的实验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在保证演示实验现象鲜明上下工夫。这就要求教师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试,选择最合适的仪器和药品,准确控制反应条件和时间,以抓住实验关键。还应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的措施,以及考虑到地点、气候等因素变化的影响,确保实验成功。根据演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应使实验能产生较深的颜色、较多的沉淀、多而大的气泡或液滴、足以嗅到气味等。有时可衬以白色或黑色屏,或与空白实验对比。仪器的大小和放装置的高低要适当,让最后一排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有的实验变化细微,可设法用投影器放大。例如,做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时,钠与水激烈反应,熔成小球等现象。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利用学生激动的情绪和获得的鲜明表象,通过启发引导,顺利地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三、操作规范,面向学生
演示实验不仅有向学生传授操作技能和化学知识的作用,而且,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从各个方面做学生的表率。例如实验开始前把仪器药品有序地放在讲桌(或实验台)上,右手拿的放右边,左手拿的放左边;常用的放近些,不常用的放远些;低的用品放在高的前面,仪器和试剂瓶都应干净整洁,营造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环境。仪器装配要正确美观,实验操作要规范,重点内容应突出示范,对任何细微的操作也不可马虎从事。另外,演示实验应便于学生观察,随时注意不要让仪器、操作动作挡住学生视线。某些有方向要求的实验,如演示天平称量,指针应朝着学生。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做实事求是的模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实验现象不明显时要找出原因重做,切不可不了了之,以免造成学生实验时不认真和不实事求是的恶果。
四、掌握时间,确保安全
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各个环节必须扣紧,按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如果演示实验时间拖长了,势必会影响下一环节的教学。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地持续集中,一旦激发起他们的注意力,应马上进入观察环节,使学生获得深刻表象。如果现象迟迟不出现,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所以,教师应周密安排实验步骤,抓住关键,控制条件,操作敏捷,使实验现象的出现,不早不晚恰到好处。万一拖长了时间,应在现象将要出现时,再次唤起的学生注意。
演示实验要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课堂演示实验,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事故,后果都是不堪设想。因此,老师应充分了解仪器、药品的性能并掌握化学反应的原理,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充分预计到一切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五、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鲜明现象只能给学生以生动的直观,而通过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抓住变化的本质,才能完成认识上的飞跃,达到教学的目的。为此,在演示过程中,教师的讲述、板书和实验操作应密切配合,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神经系统协同活动,为理解知识和发展智能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