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探究式历史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玲玲

  一个人在未来社会要获得发展,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而问题探讨式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什么是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模式?这实际上是在问课堂教学过程怎么操作。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下面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进行阐述。
  第一步:自学探究
  首先提出问题:
  1.公元5世纪前期,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若你是当时的孝文帝,请你设想北魏政权会面临哪些社会问题。
  2.为什么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
  3.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及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其实质和影响。
  4.孝文帝曾说:“此间(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你是怎样评价这段话的?从历史和地理角度分析迁都原因,并结合教材说明“移风易俗”的内容和意义。
  5.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汉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鲜卑族拓跋部衰亡的路线。”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你怎样评价孝文帝?
  6.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今天有哪些启示?
  7.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这样,教师先激趣引题,然后让学生自学探究。这一环节只教短短的几分钟,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自学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联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因此,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自学探究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不相信学生,给不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权利。相信学生,给学生探究的权利,学生自学探究的水平就会迅速提高。
  第二步: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生生合作,即同桌学生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四人或六人,即前排学生转身即可,这样,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导和点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合作探究,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的品质。学生合作探究时教师干什么?回答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作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第三步:实践探究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探究合作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重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或将要点打在屏幕上,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代。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的相关问题。教师在这时可布置两道大题(材料题、问答题都可,且只需学生写出要点)。这样,学生实践探究的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更加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
  第四步:引申探究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相关问题导向指路。教师要用激励、赞扬的语言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也可以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
  以上整个过程体现了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创造者。
   (作者单位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第二高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