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富云
新课改从课程的具体内容到教材编写,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到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对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读前推测。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课文中的插图一般能对课文内容提供直观的线索。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例如,在教新人教版实验教材Unit 2, Book 4 Reading时,我设计了下列问题:
1.A Pioneer→Who is he and what scientific field does he specialize in?
2.For All People→How did his achievements influence or change the world?
2.创设问题情境,读中巧问。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或让学生互相互问问题使学生进入所学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例如,在教新人教版实验教材Unit 2, Book 4 Reading时,我设计了下列问题:
Q1:Do you want to end the famine in the world? If you had the chance to do something to help end hunger in the world, what would you do?
Q2:What can we learn from Yuan Longping?
Q3:Even if Dr Yuan’s dreams come true, can this really solve the starvation in the world?Why or why not?
3.小组合作讨论或复述课文。让学生按小组围绕主线讨论,这样教师可以弄清楚学生对有关话题了解的程度,学生也有机会彼此有目的地交谈。而且,自由讨论会引起他们对即将学习课文的兴趣,还会猜测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另外, 细读后的复述过程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是使用英语思维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
在新高中英语教材中大多数的阅读课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如在教完Book 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后,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导游,为游客介绍英国概况。
4.读后续写。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了课文所述的故事、剧情或事情之后,引导学生推测能“自圆其说”的故事结局,续编剧本或者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力。
例如,在教完新人教版实验教材Unit 2, Book 4 Reading后,我设计了下面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Suppose Dr Yuan will visit our school and he will answer the questions after giving a speech. Prepare some questions, which may cover his life, agricultural research work, even his hobbies or love story.
a.Group Work: Suppose one of the groups is Dr. Yuan and the rest are the students who will ask questions.
b.Presentation: Ask as many students as possible to give presentation in class. At last the best group will be praised.
5.作业开放。尽管目前在各类英语测试中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出题,但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应当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开放型或半开放型题目,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想象穿越时空,得出多个合理的推测,而不是单一的答案。
二、如何培养学生识别不同层次语言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引导学生识别意群和关键信息,使学生不要过多地关注每个单词的词义。这样,在阅读中,他们才能读得很快,更好地记住关键的信息。
其次,关于指示词、连词的知识和练习也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与句、句与篇的关系。教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了解到一篇文章是怎样通过不同方式使众多的句子以及多个段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一定主题的篇章。
再次,语篇知识对阅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老师应通过讲授或练习教给学生常见的篇章结构和信息流模式,写纲要或缩写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最后,学生应学会识别文章的功用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写作此文章是为了描述、议论、劝说还是仅仅是为了娱乐?他是在摆明事实还是发表个人看法?是直接表明观点还是通过反讽等手段?所有这些问题对于理解都是很关键的。老师必须教给学生常用的标识符号以及怎样通过各种线索识别作者的意图。
三、如何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在语法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尽可能多地从启发诱导入手,设计一个个有梯度、有意图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出语法知识。学生归纳之后,教师再给予相应的操练,以期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以学习英语倒装为例,笔者采用以下步骤:
①Here comes the bus. The bus comes here.②Out rushed the children. The children rushed out.③Li Lei rushed out. So did Li Ming. Li Lei rushed out. So Li Ming rushed out too.④Only then did he realize that he forgot his bag. He realized that he forgot his bag only then.
学生研读每个句子后,可得出如下结果:每一对句子意思都相同,但语序不同;每组的前一句都是倒装句型。教师设问:何为倒装?学生归纳倒装的共性。在学生对倒装有一定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找疑问:倒装的作用是什么?倒装句都一样吗?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倒装?
让学生把每组句子的第一句连成文章,请学生比较异同,从而回答。请学生对比两组句子,引导学生回答,再观察每组句子,并且让学生研读教材上提供的例句,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言,从而回答。在完成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之后,倒装作为语法知识便已轮廓清晰、重点鲜明地凸显在学生面前。
作者单位:
广东化州市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