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芳

  2006年春季福建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阶段,高中新课程从课程资源的活用,教学方法的多元和评价体系的开放,给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适应社会的需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而网络教学以其时空上的超越性,把学校、家庭与整个社会连在一起,建立平等、互促、互助、对话、交叉与融合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人机关系、学科关系以及异地远程关系,实现了在各种环境下更为广泛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换,这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拟就新课程背景下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构建问题谈谈自已的看法。
  
  一、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一是时空的超越性。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时间上,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即时多人多机交互,问题的呈现直观、直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学习活动中相当于自主组合的多个小组参与学习讨论,现场效果好。单位时间内互动的表现可以突破人次的限制,可以加大课堂活动的容量,而课后的习作又可以作为课堂互动的延续和补充。空间上,师生网络互动教学还可以“走”出课堂,在网络平台上与其它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交流。为了理解教材,拓展思维,可以链接相关的文本,通过网络学到更多的知识。二是学习的交互性。教学中网络互动不仅可以表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可以表现为人机互动。不管是哪种互动模式,都要比普通课堂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普通课堂只能是一对一的讨论交流,而网络交流可以几十个人同时进行,互不影响,而且更直观,更清楚、更快速。三是学生的自主性。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老师的要求,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已的思维方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互动的群体和互动的内容。受其他参与互动的同学的启发,每位学生的思维突破了定势,呈现了多元发散性,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多层面、多方位、深层次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四是思维的激活性。师生网络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上体现为整个四十五分钟多变、灵活,由于学生领悟知识的速度不同,对问题的理解角度和程度不同,学习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一些超越传统的思维定势的问题提出来,学生时时将自已的学习所得与其他同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相比较,思维于是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有经验素养高的教师如果对课堂组织调控得好,充分利用好丰富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学生置疑、质疑、释疑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活力已不断凸显。但是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设施,教师对课堂互动教学的引导和操控,课堂教学与网络互动模式的有效整合,仍然是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构建中一个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讨的问题。
  
  二、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创设构建计算机网络互动模式的良好环境。计算机网络教育还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教育形式,网络文化内容的庞杂性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家长老师在感叹网络世界精彩的同时,也深深感到来自网络世界的挑战和压力,基于一些个案的不良影响,大家“谈网色变”,尽可能地让青少年远离网络,结果学生不熟悉网络环境,无法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的课程资源,更不能顺利实现在网络上与专家学者及网络平台的互动,这无疑对构建网络互动模式是不利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对网络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网络,让更多的人参与网络环境的净化。另一方面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帮助青少年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将网络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放心地为自已孩子借助网络环境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真正使课后的网络学习成为课堂45分钟学习的延伸,使网络互动学习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发挥现有计算机网络软硬件设施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发展水平,农村和城市有很大的差别,城镇中学计算机网络软硬件设施设备完善,且大多数家庭都普及了计算机,而农村中学网络资源有限,有些中学可能就配备三至五间多媒体室,一至两间网络教室,校园局域网只是初具规模,家庭计算机的拥有量不高。因此发挥现有设施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学校校园网应成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的平台,依托校园网建立骨干教师博客,以班级为集体建立QQ群,以研究性学习为专题开辟专题栏目,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互相交流的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和电子阅览室不仅要保证能够上网,还要有足够的开放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尚末解决的问题能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网络得到解决。同时还要不断更新软件,如专门的学习软件,将学习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丰富网络课程资源,除了购置一些电子图书、电子读物外,还要由教师负责设立名师论坛和专题网站,将一些课件素材、教师的感悟体会传到校园网上,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发帖跟帖的形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建立能将网络互动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起来的教师骨干队伍:尽管通过NIT考试,教师整体的网络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是利用校园聊天室或QQ等在线交流工具,进行在线交流互动,要求一定的网速和文字的输入速度,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较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是无法实现网络互动的,由于该模式下需要且有可能实施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有宽松的环境,教学的灵活性和难度都加大,所以还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才能游刃有余,熟练驾驭课堂教学,因此借助校本教研,开展网络互动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讨,并确立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从而建立起一支能将网络互动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起来的教师骨干队伍,是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关健。
  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进师生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蕴藏财富中》的报告,提出了“终身教育”与“学习社会”的思想,强调“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该怎样学习的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教育要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网络模式更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这一要求,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有更大的自由支配的空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按照自已的意愿选择和发展学习内容,在主动参与学习中发展自已的特长,在开放型的讨论学习中,智商、情商能得到开发和培养,学习与合作能力都能得到增强。网络文化的丰富和多元性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比如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打破了传统的通史编排体系,按模块、专题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完整准确理解教材时常要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最便捷的条件。另外,比如研究性学习课程,通过网络互动模式,指导老师引导学生选题,学生自主在网络上报名组建研究性学习合作小组,确定课题后建立起某一课题组的QQ群,在网络专页上共享获取的信息,讨论研究过程中的心得,分阶段提交研究成果。教师在网络上对学生的研究进程和阶段成果适时地进行监控和指导,可以确保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这样不仅解决了研究性学习开设过程中师资缺乏、课时不足、研究过程粗放流于形式的问题,而且能将这一课程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不断体验发现与“发明”的愉悦。
  师生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以其自身的优越性、超前性,为我们的新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传统的课堂和学校教师的直接积极作用不是网络互动模式所能取代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互动模式合理地进行整合与不断完善,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福建连城县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