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识读四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立友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学习地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地图,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识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四点论述了如何识读地图。
关键词:地图 地理教学 识图能力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培养地图识读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正确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进一步分析地理现象及其规律,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识读地图能力的考查,是每年高考的重点。那么,学生应当怎样识读地图呢?
一、掌握基本识读图表常识,丰富读图经验
中学地理学习阶段用到的图像很多,千差万别,形式多样,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读图常识,不断积累经验,许多图像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例如,在阅读“中国降水分布图”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名,明确阅读主题。其次,引导学生阅读图例、注记,理解图例、注记之后,通过从图中读出的年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了解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变化幅度;观察每一条等降水量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延伸方向,对其特征及相互关糸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各条年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说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受海陆分布和季风的影响显著,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最后,让学生找出400毫米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并说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哪些山脉重叠,进而理解降水与地形起伏、降水与海陆分布、降水与季风的因果关系。通过读图、析图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我国降水空间状况及其规律的理解,建立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的空间概念,而且在阅读地图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和记忆地图得出的结论,使学生能熟悉读图步骤,掌握读图技能,养成读图、析图、用图的习惯,形成地图思维,丰富了读图经验。
二、运用对比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利用对比分析图像,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洞悉规律。利用“一图多思”“多图并用”,比较分析,是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重要方法。地图册为“多图并用”提供了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图册加强地理知识的联系与延伸,建立思维线索,引导学生将密切相关的、同一区域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对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引申迁移,寻找问题中的潜隐的联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例如:通过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得出“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结论。“为什么”会这样?再用一幅“中国地形图”对比阅读,就可以看出地形对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的影响。同理,还可以看出地形与河流、地形与城市的联系。引导学生对同一地区、同一要素、不同时间的地图进行对比阅读分析,还可以了解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例如:将不同时期同一城市地图放在一起阅读,可以反映出该城市地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同理,如河道变迁、人口迁移等都可以通过此方法得以了解。在教学中,多渠道进行地图教学,“一图多用”“多图并用”,分析比较,对于学生掌握地理要素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培养读图、析图能力会起着重要作用。
三、运用多种方法,准确空间定位
学生在做地理题时,总感觉无从下手,有时即使找到了突破点,也经常定位不准确,在高考中失分较多,所以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找到准确的空间定位。例如2003年高考试卷的第36题的题干给的是一段文字,题目很新颖。它说一位古代的旅游者,他在旅游之后写了一段游记,他这样写的: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然后让考生读这段文字,并结合图来回答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到自西向东115°、116°、117°三条东经度经线,纬线有两条:40°N、41°N,问该作者登高之处,距这六个经纬线的交叉点哪个最近?选错的同学大多数都是选了北纬40°和东经115°,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地理空间定位不准确,这里的空间定位需要定位两次,第一次要根据经纬网定位,确定图中的主要地理事物:黄土高原、太行山、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等。第二次根据题图信息定位,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基本都是1000米海拔,那中间有山脊,再有长城,在黄土高原上北顾是不行的,同样道理在内蒙古高原也不能南望。最终的答案应该是作者在长城之上。北顾的具有寒沙衰草的是内蒙古高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理准确的空间定位是至关重要的。
四、加强图文转化,培养创新能力
图文转化包括两方面:一是将文字转化成地图,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就属于这种情况,地理知识用地图表达出来。这种图文转换,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降低课本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例如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图,用不同的颜色清晰直观地表示出了三个经济地带的分布。二是将地图转化成文字信息。例如,通过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学生可以看出各点的地貌类形、相对高度,进而分析出山地的向阳坡与背阳坡、冬夏季风的迎风坡与背风坡,气温高低、温差计算、降水的变化,以及进行水库、坝址、公路、铁路、引水线、工业区、居民区、农业生产的布局等。这样,从读图中,分析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逐步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和掌握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这种图文转换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归纳地理规律性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2007年区域地理填图训练.新疆人民出版社
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年1-2(总第217-218期)
3.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年9(总第26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