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务驱动型作文属于材料作文的一种新形式,近年来考查的势头迅猛。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结合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特点,笔者概况出四种具体可行的写作方法,以便帮助学生取得满意的分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标志性词语,指导学生辨析“要求”和“导语”的外延和内涵不同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写作。
一、提取核心词法
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命题材料的选取上具有“一点四面”的特点。“一点”即立德树人,“四面”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法治国与创新。如2018年全国1卷作文“世纪宝宝与中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民族自信,彰显了主流价值取向和时代主旋律。
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写作导语部分有很清晰的核心词语,且核心词语外延和内涵很清晰。学生可以把这些核心词语直接提取出来,进行写作。如2018年全国1卷是:作文题目“世纪宝宝与中国事件”,写作导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把“际遇”“机缘”“使命”“挑战”“追梦”“圆梦”这些核心词语提取出来,学生就可以直接串联成论点。如拟写出来的论点可以是: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与祖国同行,遇到好的机缘,和祖国一同追梦。我们承担使命,把个人梦融入祖国梦中。
二、解释核心词法
高考作文呈现大角度、大视野的趋势。考试中心张开教授曾提到“六条标准”,其中有两条,一是可写性,即试题内容不深奥,考生不陌生;二是选择性,即考生对立意角度、文章内容、表达方式等选择的多样性。作文材料多立足日常生活可供争议的事件,在矛盾分析与概念辨析中体现辩证思维。
如2017年全国1卷作文题目“12个中国关键词”,落脚点是学生日常生活所见所闻的“高铁”“共享单车”“一带一路”“京剧”等小事物,不是要求学生写出这些事物怎么样,而是要求学生能够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继承与创新”“发展与忧患”等关系视角,向外国朋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多样、立体的大中国。
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导语部分的核心词语概括性强。如果直接提取拟写观点,会使论点模糊、不够具体,论述过程中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时候,学生应对核心词进行情景补充说明,尽量运用具体化的动词、表结果的词语对核心词语进行解释说明,以此作为拟写论点的有力补充,让拟写的论点更加清晰具体。
如2018年广州市调研测试作文题目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其中“紧密”是核心词语。考生会发现,如果写作过程中,简单对几组镜头进行点评,演绎归纳出中国与世界联系紧密,总觉得论述不够深入细致,未切中要害。如果学生能够理解“紧密”的双向性,具体解释“紧密”内涵,运用具体化行为动词、表结果词语去解释“紧密”,那么学生写出来的论点一定更加清晰明了。
三、求同(异)思维法
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导语部分,核心词语比较抽象化。采用具体解释方法行不通,我们只能回归材料的事实、现象或者关键词语,运用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或侧向思维法,概括出它们背后的有机关联,去拟写好文章的论点。
如2017年全国1卷作文题目“12个中国关键词语”。写作要求是:“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学生要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其中核心词语“认识”“读懂”都是比较抽象的,去解释“认识”“读懂”内涵似乎不太正确。那么学生可以回归12个中国关键词语,寻找出关键词语背后的有机关联。比如学生选择了“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这三个关键词语,运用求同思维,从它们出现的领域和事物的性质、功用等方面寻找共同点,找出它们的有机关联点就是“创新科技与现代生活”,运用这一概括词语拟写成的观点可以是:“今天我将向你分享有关中国的三个方面词语——高铁、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与你谈谈我心中的科技中国、创新中国和我梦想中的大美中国。”
四、以果溯因法
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只有写作要求没有写作导语部分且没有核心词语。考生拟写观点的时候,只能回归材料事实本身,采用传统的以果溯因法,从结果追问,探寻原因。
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题目“小陈举报父亲”。写作要求是:“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給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核心词语基本没有。学生可以从事件的结果出发,追问:“小陈为什么要举报父亲?”从父亲角度找原因,是因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得出论点:“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遵守规则方有幸福”。又如追问:“小陈为什么要举报父亲?”从小陈方面找原因,是因为处于对父亲的爱,得出论点——“举报是爱不是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这未尝不是一种思维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中学(256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7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