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启燚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思想,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对这个问题进行比较细致的探索与研究,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和认识,请同行批评指正。
一、抓住时机提供机会,使学生想质疑
1.备课中预设质疑内容
质疑是通过提出问题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质疑同样是一种能力,学生如何运用,效果如何,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引导。因此,我们在设计教案时,也将教材中可能会引起学生质疑的内容预设其中,做好充分准备。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出示课题后,教师就请同学提出通过这节课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着举手,“我想了解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我想知道什么样的图形称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都在教师的预设范围之内,这样教师既能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调整教学内容,又不会因为毫无准备而产生混乱降低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感到教师会根据他提的问题来讲课,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质疑也渐渐摆脱了陌生感,产生了兴趣。
2.把握学生思维的火花
学生的质疑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教师准备再充分,也会有预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时是敷衍过去还是巧妙解决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可运用组织小组讨论,教师正面回答,课后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问,但切不可不了了之。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做一个长2分米,宽1分米,高0.5分米的长方体,至少要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出现‘至少’,不要行不行?”这疑质得好,显然质疑的学生经过了认真的思考。教师不仅表扬了质疑的学生而且指出:”这个疑问在实处,谁能回答出他的问题,说明真正了解了出这道题的用意。“同学们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开动脑筋,得出”至少“表示不算面与面连接的部分,只求六个面的面积之和。教师恰当的处理,使学生们对题意加深了理解。
二、营造宽松和谐氛围,使学生敢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很少。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敢质疑,会质疑。
1.营造“爱”的气氛
把教学过程作为能向学生倾注爱的主渠道。课堂中教师不以权威者、领导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爱护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可爱的。
2.创设“平等”环境
教师不能像一名导游,手拿一面旗,背对着游客(学生)不停地说:“跟我走。”而应是一名“会玩”的游客,经常说的话是,“我们一起走”。让学生与教师平等相处,一起探索,一起研究。
3.尊重学生人格
有这样一句名言:“当你进入失败者人群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曾走进足以兴奋、鼓励人前进的环境。”当学生在提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与赞赏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教师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若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奇怪,或缺乏逻辑性,教师也要给予积极鼓励,首先要肯定敢提问题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迪。
三、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会质疑
1.质疑问难的方法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还应教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质疑问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从最基本的问题质疑。(2)从课题入手。(3)从方法上质疑。(4)从原因上质疑。
另外,还可以从结论(概念)质疑,例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一结论中,为什么要用“只”字,少了这个“只”字行吗?又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为什么单位“1”的“1”要加引号?
2.质疑要从低年级开始抓
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采用质疑的教学手段,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呢?
首先要表扬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对于所提的问题的闪光点要及时作出具体的肯定。对于提出了好问题的学生,不仅要对其进行大家都羡慕的表扬或奖励,还要带着学生分析问题具体好在哪里,怎么好法。使这些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在其他孩子心中成为一种榜样的作用,而且在孩子的心中也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原来提问题就要提这样的问题。而且对于低年级学生,往往是有了教师的“质”,才能引出学生的“质”。
四、带给学生质疑快乐,使学生爱质疑
学生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便能产生积极的效应:有的学生为提出问题而积极主动地先把问题弄懂;有的则努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有质量的问题。有人提出的不同问题又激活了大家的思考,学生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品尝着质疑所带来的快乐。
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能真正掌握知识,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