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拓展数学作业的多元空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传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大多数教师都开始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然而,对如何利用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却关注得不多。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在校内曾对二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数学作业的小调查,其调查结果简单分析如下:
  问题1:你喜欢做数学作业吗?
  问题2:你觉得自己每次做数学作业的态度如何?
  问题3:每次做完作业后,你检查吗?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作业本身的“魅力”还不够,缺少人文的气息,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那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数学作业彰显其应有的“魅力”,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做作业,并快乐地做作业?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让作业的内容多些人文化――精心设计作业
  
  (一)优化常规作业
  常规数学作业(课本、练习册的题目组成)仍是学生家庭作业的主要形式。实践中,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照搬使用,而是着力挖掘其中蕴涵的趣味性,加大其思维含量,改变其呈现方式,形成了有梯度关联的系列化作业,从而使学生从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解脱了出来。
  (二)加强实践作业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来设计“实践”性的作业,为学生创设学以致用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拓展书面作业的形式
  我们努力地让书面作业的形式由单调走向丰富,除了常规作业外,还可以拓展出一些新型的数学作业。例如我们在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后针对超市已经融入大众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现象,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课题:超市优惠酬宾真的优惠吗?这就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调查研究才能完成这一作业,时间可以延续几周或者几个月,这就成了“长作业”。“长作业”是数学学习在课外的延伸。实际上学生通过调查不仅发现了“购物返券”的陷阱,他们还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效果不错。
  
  二、关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注重作业过程管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创设良好的作业情境
  我们不仅要精心设计好作业,还应给作业进行一定的包装,使作业对学生来说不再是单调、枯燥的题海练习,而是以儿童化、生活化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效地监督、提醒、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及时检查、经常反思等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加强学生间作业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也应该适当布置一些合作型的作业,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统计。经常举行一些小型的作业展览、作业交流会,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合作。此外,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作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三、让作业的评价更有“人情味”――改进作业的评价方式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们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一)请家长、学生也参与评价,让评价主体多元化
  作业评价的改革,首先要从评价主体的改革开始。通过实践,我们发现:采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了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相互评价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同伴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同时,由于评价过程有家长的参与,使得评价的有效性更能得到保证。
  (二)运用“三维”立体评价,让评价内容多维度
  我们尝试构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完成作业的思维过程和完成作业的态度“三维”立体评价模式:第一维度: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第二维度:对学生作业的思考过程、解题策略的评价;第三维度:对学生作业态度的评价。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以达到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学生在学业上的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思维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数学课程需要有效的作业设计及评价。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要发挥导向、调控和激励等功能,让我们的数学作业焕发生命的光彩,促进小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