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①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切身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③要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积极作用,树立良好的班风;④主动与科任教师、家长取得联系,通力合作搞好教育;⑤要对学生以正面教育为主,奖惩分明;⑥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可塑性 理想 养成 自然
目前国家正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进行素质教育千万不要忽视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凡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往往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学习不好,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往往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如奥格・曼狄诺所说:“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么重要。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左右,贫困山区的初中生,年龄可能要大的多,少数民族的初中生在15~18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学生好胜、好奇、表现欲强,可塑性很大,但思想成熟早,故比较复杂,如果引导得法,学生是能够逐步养成好习惯的;反之,教育引导不得当,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给教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意识作指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一个人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必须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的志向,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要狠抓学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后进学生的思想教育、理想教育,让学生树立起高尚的思想品质,只有这样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才能有好的行为,有好的志向,才能有好的习惯,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奋斗的动力,是航标,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进。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教育学生,树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奋斗,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他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 班主任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切身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班主任可在周会课上或和学生谈心时,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你从中受益了吗?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这对你及他人有什么坏处?如,我班的学生阿木布伟,来自于甘洛的廖坪,地处边远山区,由于从小受环境的影响,养成丁一些不好的习惯,进入初中后,该生的行为习惯极差,通过老师的多方教育后,改变了原来的不良习惯,对学习认真努力了。再如,沙岱乡来的学生阿木小兵,经常爱打牌赌钱,还随地吐痰,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因为那里有矿山。人们一有钱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赌,针对这种现象,掌握到学生的思想实际,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并经常找他们谈心,从学习、生活上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改掉这种不良行为,努力学习。以言传身教,说服教育他们,使他们能从内心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下定决心改正坏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把自己的学习搞好。
3 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积极作用,树立良好的班风。学生到了初中,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有了独立的意识,对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1 开学初可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集体制定班级公约。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学生大都对新学期满怀着新的希望。班主任应抓住这一契机,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诚实守信,讲究卫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堂注意听讲,及时复习巩固,善于思考、质疑,勤学好问,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习惯是他们到达成功彼岸的桥梁。《中学生守则》对中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具体规范,可操作性很强,开学初,要利用周会课学习,然后结合本班实际集体讨论制定班级公约。我在新学期制定班级公约时,是先请学生每人写一份班级公约,然后班干部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来,再在班级公布,如果同学还有什么好的建议,继续修改,在学生充分酝酿后,写出一份能代表全班意愿的班级公约张贴在教室的墙上。由学生集体制定的公约,执行起来,自觉性就强多了。
3.2 树立榜样,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初中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也有了一定的参与意识。开学初可竞选班干部,让每个参加竞选的同学走上讲台,面向全班同学畅谈自己的“施政”方略,由学生选出他们信得过的班干部和学习组长。每周要定期召开班干部和组长会,听取他们对班级情况的反映,认真对待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和他们一起探讨管理好班级的方法,同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优点及存在的不足,培养他们的工作方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就会使整个班集体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3.3 班主任可经常利用周会课。针对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澄清认识,这样有利于改正坏习惯,形成好习惯。例如:刚开学不久。班里有一部分同学总抄作业。于是我就以“抄作业好不好?”为话题,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谈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做作业主要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果抄作业这样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难起到巩固的作用,这等于自欺欺人!”有的同学还现身说法,说:“我以前抄过作业,抄惯了,老师一布置作业,一点也不想动脑做。就想等人家做好,偷偷摸摸拿来抄,结果等到考试时什么也不会,连及格都考不到。”学生充分认识到抄作业的坏处后,又进一步提出“怎样才能不抄作业?”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抄作业的同学往往是没有明确学习目的,认为学习是给老师学的,希望要明确学习目的。”有的说:“如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上课注意听,先复习再做作业,勤学好问,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能做,就不会抄别人的了,”也有的说:“我过去因贪玩,自己不做作业,等该交了才想起来没做,如果自己思考、自己做,就没有时间了,结果只有抄别人的,所以要想不抄作业,还必须养成先做作业,后玩的习惯,做完了作业再玩,但也不能太贪玩,要有自制力。”通过讨论学生既认识到了抄作业的坏处,又明白这是不良行为习惯,这对学习的危害极大。针对这种现象,我又在班里创设了一种以“勤学好问、独立完成作业为荣”的舆论氛围。果然一学期下来,班里已杜绝了抄作业的现象。勤学好问蔚然成风。看来,借助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扬民主,确实能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的班风,这样的班级就像一个大熔炉,能使学生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4 班主任主动与科任教师、家长取得联系。通力合作搞好教育,班主任是联系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纽带。可把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与任课教师、家长沟通好,既可取得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理解、支持,又可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要搞好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单靠班主任是不行的,还必须与各科任教师配合,因为科任老师的言行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如果只靠班主任去管,那么全班有那么几十号学生,你是没有那么多精力的,科任教师的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是比较重要的。家长是学生家庭中的直接教育者,好的行为习惯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的行为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如我们这里,地处山区小镇,有的家长爱打麻将。这就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子女,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对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随时与家长沟通联系。
5 班主任要对学生以正面教育为主,奖惩分明。习惯是不断重复一些行为形成的,班主任应创设一个重复良好行为的环境氛围,对好的行为要表扬,反之。则批评指正,这样就促使学生不断重复良好的行为,从而杜绝了不良行为重复发生的机会。曰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长了,就习惯成自然,而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坚持起来就不觉得苦了,它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特别是对那些行为习惯差的,更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只要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中的亮点,哪怕是一小点,都应该以表扬为主,杜绝挖苦讽刺,更不能赶出教室,因为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有一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是非常强的,一旦他的逆反心理形成,会给班集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能有过激的言行,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到了初中阶段,自我意识得到了发展,这也是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前提,班主任应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并提高他们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能力,以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养成好习惯。
总之,班主任只要对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定会养成,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