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物理新课改中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值得欣慰。但笔者在观摩了不少探究性学习之后,深感在很多课堂教学设计与具体操作中仍存在着对探究理解的“误区”,阻碍了该模式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探究教学实践及课堂探究教学的具体内涵与特点,对当前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误区提出自己的反思。
  【关键词】物理 探究性学习 误区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物理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角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以能动的方式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最好的途径。
  1.探究性学习的内涵。本文所指的探究性学习,泛指在课堂中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获得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一切教与学的活动。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应包含三层涵义:
  1.1 问题是教学的开端。问题的存在本身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这对开展教学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应首先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性的疑问。
  1.2 问题是教学的主线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而且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问题应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
  1.3 问题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是用所授知识消灭问题,而应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
  2.目前物理探究性学习存在的误区。
  2.1 探究只重过程,结果无关紧要。造成这一误区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受一些名家名言的误导造成观念上的偏差;二是探究重点没设计好,造成课堂探究时间不够集中,不宽余,探究结果来不及分析推理,只好不了了之。布鲁纳说:“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这足以说明探究过程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说:“探究过程使用什么原理或获得什么概念规律无关紧要,探究过程就是它追求的结果”。它将从传统教学的“重结论,轻过程”走向另一极端“重过程,轻结论”。实际上,探究性学习应该是既重过程又重结论,两者不可分割。
  2.2 只要探究,不要接受。目前在有些老教师的心目中,接受学习满堂灌仍然是最好的模式,其他的都是“别出心裁玩花样”。而在一些年轻教师的心目中,探究性学习是唯一的最好的模式,舍此其余一概不能用;也有的教师认为“探究性学习只能在中学低年级进行,高年级绝不行”;也有的认为“探究性学习只能在创新班(尖子生)进行,普通班(成绩较差)绝不行”。这些论断实际上是将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教学或其它现代教学模式对立起来,这样危害是很大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研究表明,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是两种绝对对立的学习,从接受学习到完全的探究学习,还存在着接受中有探究、探究中有接受的混合学习,而实际上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式的,而不是突发式的,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独立从事探究学习,它的开展有一种从“扶”到“放”的过程。因此,只强调两者的对立面而忽视二者的联系,是一种违反教育实际的静止的探究学习观。承认在理论上有区别,在实践中相联系,尽量从接受学习中挖掘探究的因素,尽量去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的探究,才是辩证的探究教学观。高一、高二需要探究,高三也需要探究;程度好的学生需要探究,程度差一点的学生也需要探究。
  2.3 探究结论是唯一的,只能对不能错。随着“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收集数据”这一循环的完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验证假设”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不然,不同的学生数学基础不同,用数学知识(表格、比值、图像、函数式)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更是天壤之别,所以这时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很顺利的得出结论,如欧姆定律中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用图像来处理,将学生得出的数据代入计算机一处理自动生成一过原点的直线,或学生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一过原点的直线,这时教师好像舒了一口气,大事完结,假设得到验证。其实不然,不能这么快就得出来。实际上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碰到许多障碍,迫切需要教师的引导,这是引导学生探究的极好时机,克服障碍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不能轻易放过。教师可用问题引起探究。如:纯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为什么要画成一条直线?为什么有些点可不在图线上?为什么画图线的过程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图线不过原点又有什么物理意义?等等,教师要用学生的实验数据而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数据与学生一起多处理几组,比较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规律。这个探究过程不能轻易放过。另一种,可能是学生处理得出的结论跟教师事先设计的书中现成的结论大相径庭,然后用误差两字一言以蔽之,硬将学生处理的结论扳到既定的结论上来,也不管学生的感受,或者干脆舍开学生的结果,拿出理想化的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数据去处理,得出理想化的与书中相符的结论。然后带领学生背结论,记公式,那就更不可取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0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