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笔者采用资料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发展、学习兴趣、技能提高和教师的教学艺术、品德教育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对“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快乐体育”有利于发展“终身体育”的理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实施“快乐体育”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 应用
1 前言。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的文件。要求各学校认真加强健康教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此,转变教育观念,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对体育教育教学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把增强体质作为教学的重点,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运动体验。快乐体育则把“使学生获得愉快和美德体验”当成一个教学目标。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体验到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相信大家还记得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提出的“快乐足球”,米卢先生正是用这种理念激发了国家队球员的内在激情,从而获得了成功。单纯的也是残酷的竞技性体育都可以用快乐的理念来训练、拼杀,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为什么时常会让学生感到单调和无趣呢?单调的教学方式、落后的教学理念已经造成了不少学生讨厌体育课的实施,在提倡素质教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今天,学校体育教学应该把快乐体育融入到教学中来,摆脱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基本格调,赋予学校体育以新的生命力。
2 快乐体育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 “快乐体育”的理论。“快乐体育”思想是产生并且完善于德、日两国的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理念,80年代中期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开始影响我国。“快乐体育”是把每一项运动中的内在乐趣作为教学目的和内容的教学思想,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运动爱好与兴趣,从而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达到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体育思想。它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有吸引力的,并让参与者达到心情的愉悦,获得体育运动内在美的体验。
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学思想,人们往往容易望文生义而产生一些误解,有些人认为“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了情景教学、趣味教学,与快乐体育差不多,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快乐体育与情景教学等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立意上的确有其相似之处,但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学思想,而情景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概念是指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途径与手段。作为具体教学方法的趣味教学、情景教学,可以用于快乐体育,也可以用于其他任何流派的体育教学,显然和快乐体育不在一个层次上,快乐体育是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的的体育教学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重视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因此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有必要说明一下“快乐”的意思,这里的“快乐”是对情感而言的,在情感上的快乐并不排斥意志上的勤学苦练,此“快乐”的含义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乐此不疲”,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内在乐趣,以苦为乐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放羊式教学”、“学生喜欢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快乐体育就是多玩些游戏”等思想都不是正确的,都是没有认识到快乐体育思想实质的表现。
2.2 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偏重于教师一方,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的差别。虽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但在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从备课到教案的实施,一切都是教师在活动,学生只能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方案被动的执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的“注入式”教学,也是教师从主观愿望和经验出发,整个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地位,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课内却变得死气沉沉,甚至出现厌课、逃课等现象。由此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严重不足:在教师严密的组织、大密度高强度练习的挤压下,学生获得的时间较少,空间较小,不能更深的思考探索问题,学习气氛沉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相矛盾,也反映了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培养,这就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失去了兴趣的学习,不能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能体验到满足需要的快乐,学生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学习。
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快乐体育思想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是由学生的主体意识决定的。因为体育教学的影响只有在得到学生主体意识的选择决定后,才能对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发挥作用。另外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体育基础、学习目标与追求、个性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学习方式方法等各不相同,具有鲜明的各性特征,教师只有最大限度的适应学生的要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受教育的客体,同时更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
2.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和谐的师生关系能驱动教师满腔热情、专心致志的从事教育工作,千方百计把学生教好;同时,它不会使学生产生恐怖、焦虑等心理上的障碍,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并对教师所教课程产生兴趣以至爱好,最终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并且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欢乐。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在师生关系中,情感因素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正如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的:“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这种爱,而且这种爱应该是广博的、无私的。对学生的爱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心情舒畅、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课堂上听从命令、服从指挥、态度认真;练习时不怕累和苦,对老师充分信任和尊重,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在教育关系中,教师自身
素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因此,体育教师要抓好自身的建设,坚持锻炼,保持体力,认真钻研业务,全面掌握教育技能、技巧,加强品德修养,完善自我。在学生中树立起真正威信,从而有效地控制教育过程,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4 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传统的学校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提高和增强体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儿童、少年都是成人化的表现,即成人化动作、成人化理论、成人化思想。快乐体育认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快乐体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快乐体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存在着辩证发展,一方面是学生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快乐体育过程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更深地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这两方面相辅相承,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促进所有学生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快乐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5 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和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这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体育教学需要强调学生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近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锻炼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果有兴趣,又具有良好的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由图书馆的调查显示:我国16岁以上的居民中,有66.74%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其中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占各种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原因的第三位!这也反映了体育兴趣的重要性。
3 快乐体育理论的实施措施。
3.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励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内在原因。动机出于需要,也就成为兴趣的支点和源泉。学生思想虽然活跃,但在认识能力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待体育认识上往往以各自的需要为出发点,完全以个人的爱好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这就造成有良好的、正确的、全面的学习动机;也有消极的、暂时的、片面的学习动机。由于学习动机不同,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和练习兴趣也就显然不同。体育教师必须要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感受到体育乐趣的同时了解体育锻炼更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个人价值、培养意志品质的重要手段等等。另外结合中外体坛成功人士的事迹,以他们刻苦努力、顽强拼搏的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进一步促进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样方能真正成为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所以说,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思想基础。
在确定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手段时,应符合教材本身的特点。从课的目的、要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多变的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在练习环境、组织形式以及器材的配备等方面,要常出新意,必要时可以创设情景,在同一个学习内容中,变换多样的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有新鲜感,这样也就保证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此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掌握其心理特征,对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也有着特殊的魅力。
3.2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中,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因而课程评价关注的是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它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终结性的评价。过去的体育课程评价还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因素:人的运动能力与其遗传素质有极大的相关性,而体育课程评价仅仅用统一的运动成绩来衡量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果――既不考虑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之后健康状况的改变情况,也不考虑学生体育态度、体育习惯、情意表现以及交往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这是非常片面的。原有的体育课程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评价的是学生的遗传素质,而不是他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东西。这样一种评价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它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竞技化倾向。
合理的评价体系应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只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运动的投入,以及学生通过体育课得到的提高。同样,这里说的提高也不是单指运动成绩,它包括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爱,意志品质的提高等等。通过各种途径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把快乐体育引到健康第一的宗旨上来。
4 小结和建议。
4.1 小结:
①快乐体育作为一种较新的体育教学思想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但其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下的巨大优越性是明显的。
②快乐体育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好的完成教学。快乐体育主张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始终以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的效率也更高。
③快乐体育更有利于发展“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它既重视学生身体的锻炼,同时注重学生的运动情感体验以及个性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4.2 建议:
①快乐体育更有利于“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学校体育是体育活动的起始阶段,它的任务并不应只是完成教学阶段的硬指标,快乐体育明确的提出“终身体育”的目的,而达到终身体育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让人们在学生时期就喜欢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也正是快乐体育一直为之努力的,
②快乐体育强调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个成功者,学生努力得到的成果一旦受到了自己或社会的承认,他就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产生进一步的愿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2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