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村“留守子女”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是城乡就业壁垒打破以后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当前户籍管理制度的“副产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子女”的数量会进一步加大,“留守子女”的教育、成长问题日趋凸现出来。农民工留守子女往往缺乏应有的教育,容易出现“情感饥饿”、性格缺陷、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等“留守综合症”。
  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虽然逐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事实表明收效甚微。“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对于结局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当今我国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存在着很大缺陷的基础上,分别从家庭教育的缺乏;学校教育的缺陷;社会整体发展的不良影响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当今我国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造成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再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从完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阐述了解决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留守子女;原因;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18-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数以千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镇尤其是大城市,出现了民工潮,正是在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状况下,导致在农村出现了一大批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得不到良好教育的农民工“留守子女”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政府有关部门和媒体在讨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与父母一起流动的孩子在城里上学的问题。而对于那些“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却很少有人予以足够的重视。所谓“留守子女”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一、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现状
  (一)学习成绩差。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成绩明显偏差。成绩排名中,留守子女只占优秀生的10%,而差生当中有70%都是留守子女。“留守子女”中的绝大多数人由于在功课上没有父母的监督和辅导,还有就是对文盲率高达30%的祖辈来说,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严重的是有些父母给孩子灌输的“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使得他们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普遍不好。
  (二)存在心理问题。通过测试,有30.3%的留守子女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在我国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心理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三)性格缺陷。由于“留守子女”一般不满15岁,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养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很容易导致对家长的怨恨,与父母的沟通障碍加深,时间一长,难免从丧失对家庭的基本依恋发展到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并且,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子女”缺少亲情抚慰,许多“留守子女”在心理、性格、智力、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与普通家庭子女不同。大部分“留守子女”对参加学校活动不积极、很少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社交意识差、社交能力较弱。因此,缺乏亲情关怀的“留守子女”的性格存在缺陷。
  (四)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是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二、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我国整个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缺少必要的教育资源。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短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处于十分薄弱的境况,农村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质量不高、教育资源匾乏等因素,都使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出现一系列的留守儿童问题。2、现行户籍制度是问题产生的直接社会原因。我国实施严格的城乡二元体制。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的农村户口户籍身份是不能改变的。改革开放后,尽管对人口流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农民有了进城打工、就业的自由,但户口政策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仍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另外,由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其他政策和制度,如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政策等,形成了强大的阻止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特别是教育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入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二)家庭教育的缺乏。1、农村家长普遍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当前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很多农村家长没有家庭教育意识,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事实上,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职责主要体现在监督子女学习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上。父母外出打工显然减弱了家庭监督作用,影响了留守儿童自控力的形成,弱化了留守儿童社会交往与技能发展的功能,这使得家庭初级群体对子女教育与影响的功能大为削弱。2、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监管不力。隔代监护家庭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内容及责任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隔代监护中的祖辈由于年龄较大、精力有限、受教育程度偏低、思想意识与留守儿童的需求有很大差距,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地学习辅导和思想教育。
  (三)学校教育存在的缺陷。1、农村中小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全面教育效果甚微。教育不是升学,它是一种保护。它要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不受污染,保护他们接受理智、情感的正常教育。特别是对于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对于本身就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子女来说,它更是一种奠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而现在许多农村学校教育却转为通以升学为主,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被无端的忽略了。2、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不到位。据调查,当前农村教育中教师学历同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校既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忽略了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
  三、解决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配套完善相关政策。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十分不适应、不协调,致使农民工流出地与流入地责任不明,农民工及其子女处于无人管的被边缘化状态。因此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彻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根本改变“同居一城,群体隔离”的局面,保证社会制度的公正。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根本办法。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城市建立了包括住房、医疗等各项保障制度,大多城市居民经济上也比较宽裕。可是农民却恰恰相反,这是“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有很多,比如由国家投资在农村开展通路、通电、通水、通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解决“留守”在农村的打工者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整合各方力量,推动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社会化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和主题活动的宣传活动,一定程度地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关爱行动,动员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可以加强社会对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从而引起社会以及政府的关注,促使社会和政府给与他们更多的帮助,从而营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
  (四)搞好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首先,留守儿童父母的认识极为重要。要给他们分析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的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树立以孩子教育为重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其次,要充分重视监护人的选定问题。父母外出前,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再次,临时监护人也要明确认识到自己的监护责任,不仅包括对孩子的养育,还包括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通过家庭内部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使留守儿童生活在浓浓的爱的氛围中。
  (五)切实加强学校教育。首先,学校是“留守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它有责任、有义务切实加强对“留守子女”的教育。学校应针对“留守子女”这一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系列教育活动,把思想、学习、情感、安全等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人生。学校老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道德教育。其次,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子女”学生的注意,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孩子对老师的敬畏,一般孩子很喜欢按老师的说法去做,这时老师对留守子女中的差生更加应该予以更多的关心,并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在成长过程心理障碍。
  当然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出现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这期间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农村中小学要意识到留守儿童的特殊性,积极探索适合留守儿童特殊情况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留守儿童和父母一起生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不可否认,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怎样使留守儿童享受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泽淮,李翠英,《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的探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第二期
  [2]李朝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3]王彦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思考》,南京师范大学,2008第四期
  [4]王月成,《当前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亟须关注》,安徽省霍邱安三流乡初级中学,2008年
  [5]陈华平,《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建设》
  [6]胡金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广西容县黎村镇中心学校,2008年7月
  [7]魏小英,曹敏,《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是创建农村和谐家庭的基础》,两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六期
  [8]刘明华,李朝林,刘晓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二期
  [9]李珍珍,《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人口与经济,2008年4月
  [10]马育秀,《江西省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11]周贡鸿,龙方,《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第5期
  [12]罗小松,《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问题探析》,法治与社会,2008年11月
  [13]陈华平,《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理论研究
  [14]胡荣宝,葛广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起点公平问题探析》,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10卷第4期
  [15]田山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11期
  [16]胡洁,《浅议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4月
  [17]李朝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探析》,科技信息
  [18]方斯实,《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社会透视》,重庆工学院学报,第22卷第10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2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