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参与课堂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德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向阳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一、安排好先学
先学就是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是指导学生课前独立学习,尝试练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教师要根据知识体系的不同特征给予不同的先学方法:
1.常规性先学。就是首先要读懂教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求学生流利地诵读课文,不仅让学生解决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还使得学生熟悉了课文,理解了文意,产生了感想,形成了疑问。
2.引导性先学。就是针对课文的目标精要、重点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收集资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各异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拓展性先学。就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参阅与课文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课文。做好这一点,教师自身要超前备课,全面了解有关参阅资料,以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总之,落实先学使问题形成、提出,使矛盾、困惑碰撞,逼近最近发展区,逼迫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二、组织好后教
后教即指课堂教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包括五个环节:课堂检测、自查自纠、小组质疑、师生研讨、总结提升。学生已经超前先学了,那么教师后教教什么呢?
1.建立课堂教学新常规。它以学生精神放松、形体自如、活中有序为表征。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中,允许学生发言不举手,畅所欲言,并学会倾听,快速思考;学会补充,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创设学生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习欲望,让思维擦出火花,让矛盾碰撞,使学生积极加入有意义学习行列。从记忆的角度看,采用对比效果好,而有意识地造成悖论,然后再加以否定,这样的正误对比能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
3.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手段、角色等表现自我,表达自己的行为,表述自己的认知,表演自己的创作,满足学生表现欲望。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以“让”为“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小组质疑环节是让学生提问,以问题解难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问题活动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顾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5.提供必要的帮助。当学生思维没有方向时,教师要及时适当地指点迷津,当学生思维受阻时,及时给予铺路架桥,当学生思维外放时,及时给予正面牵引,当学生思维定势时,给予侧向、发散的启发,当学生思维山穷水尽时,给予柳暗花明的启示。
6.把机会抛给学生。促进交往互动,创设机会。把机会抛给学生。教师要多说一些“我也不懂,我不知道”,装无知和不解,让学生多些互动,多些探究。
三、落实好作业
作业包括课后巩固,强化练习,反馈矫正环节。教师掌握课后作业布置技巧对于教育教学的延伸及知识的巩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精选作业内容。作业要精心设计。形式要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作业的内容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能力,精挑细选,尽量不布置现成的练习。
2.作业要分层布置,教师应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主张量力而行,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着手,致力于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设计分层次作业,符合因材施教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化发展。
3.作业量要适当。基础题是完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的最基本的题目,对全体学生应统一要求:提高题和拓展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鼓励他们挑战更难的作业。布置作业要严格控制课后作业的总量,确保作业的完成质量。
4.作业形式可多样,、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考虑改变形式,书面作业可以是小练笔、读书心得、观后感,此外课外作业还可以是口头作业、小实验、小制作、查资料、小海报、网络阅读互动等形式,不同形式的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责任编辑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