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倪新琴

  合作学习是一种凸显自主性和交互性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大有裨益。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引进合作学习的方式,既可以起到与其他学习方式优势互补的作用,又可以起到此叩彼应的教学效果。
  
  一、指导学生朗读时,提倡小组评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提倡小组评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针对课文中长句较多的实际情况,采取“教师示范――学生试读――小组评读”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朗读长句的技巧,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具体操作如下:1、教师示范:“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这里,首先点明了首都维也纳的特色――音乐之都,然后指出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坐落在阿尔卑斯山的小盆地里。因此,朗读时要突出句子的主干,读出相应的节奏和提顿。至于修饰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既表现了维也纳的秀丽风光。又表达了作者的钟爱之情。因而,朗读时宜用重音轻读的方法。给读者以美好的想象,传达出一种爱慕之情。2、学生试读(要求学生正确控制语流,读出相应的节奏和提顿,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3、小组评读:(1)读音是否正确;(2)语气是否连贯;(3)节奏是否清晰;(4)重音是否突出。这样,学生评读有依据,合作有目标。从而,既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态度。
  
  二、启发学生质疑时,组织小组讨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在质疑中讨论,从而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消极态度和被动行为。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中,学生从题目人手,提出相关问题。例:(1)这里的“厄运”指的是一件什么事?(2)谈迁作为一位史学家,他的信念是什么?(3)“打不垮”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本文对我们有何启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生通读课文以后,学生又从文章的语言等方面提出问题:(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强调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2)文章中为什么用上具体数字“20多年”、“6次修改”、“500多万字”,如果改为“长期奋斗”、“多次修改”、“鸿篇巨著”,与原文相比,表达上有何差异?(3)文章第三小节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亲自考察”,这些词语对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有何意义?还有的从标点符号方面提出了问题,例:“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里的破折号用与不用有何区别?这样,学生从内容、语言乃至标点符号方面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形成了一串又一串的思维链。同时,通过小组交流,提炼出阅读中的主问题,有的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思维的生长点。从而,不仅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相应发展。
  
  三、引导学生探究时,鼓励互助合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阅读,围绕具有目标指向的专题,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钻研,互助合作。从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分享合作学习的乐趣。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中,笔者结合对“着迷”、“迷恋”、“痴迷”的比较,让学生探讨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文章的题目。下面是学生经过讨论、汇总后的发言摘要:(1)因为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所以……(2)法布尔并没有因为父母的责骂而停止对昆虫的观察,仍然迷恋于昆虫,所以……(3)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兴趣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可以想象,他后来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与幼时的生活积累和观察习惯不无关系……(4)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既能形象地揭示出他从小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又能深刻地说明他事业有成的原因……这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探究了题目的形象性与深刻性、趣味性与启发性,并且在具体的语境中揣摩了“着迷”、“迷恋”、“痴迷”的含义和作用。这种具有明确目标指向的探究活动,彰显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的、以儿童的生命价值为取向的、情感和理智相互促进的学习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要结合教学实际,适时引进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乐于合作中增长知识,在善于合作中锻炼才干。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