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言素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内容的概述,这充分反映了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强调了结构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措施,并说明了如何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结构;措施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明确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写入新课标,这不仅是在提法的改变,同时也是认知上的升华。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重要学习方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
  1.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在合作中通过发现问题、共同探究未知的知识领域,推动探究式学习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活动过程组员齐心协力、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使团队取得成功为目的。
  2.启发、互补
  组内学生来自不同的层次,智力水平、认知也参差不齐。而这些的差距都会在合作过程中得到相互启迪、相互补充。此外,组员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会在不断的碰撞出新的智慧之花。
  3.增强记忆
  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技能。组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督促,这种兵教兵,兵管兵的互动中,使学生对知识点更深刻地留在记忆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培养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是主体。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进行交流、争辩、质疑中达到共识。同时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在合作过程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培养。
  二、小组合作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原因:其一,教师角色没有完全转换,没从教师的“讲堂”过渡为学生的“学堂”,甚至认为小组合作会耽误教学进度,在潜意识中觉得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过于活跃,担忧学生会利用组员之间交流分享时,说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从而达到与学习相反的效果。其次,教师只是机械照搬國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在设计的学习任务缺乏相应的合理性,没有根据自己教学实际进行取舍,使得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合作的内容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故而课堂就会出现有小组无合作,有合作无交流,有交流无精彩。
  2.小组合作学习行为出现被动化
  小学合作学习应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也愿意参与小组合作,在教学指导下学习探索,从而获得更多、更全的知识。这是较为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不协调的问题。例如,学生在课上缺乏独立思考,不愿参与小组讨论,不论同学们讨论如何激烈,总是呆坐着观望,即使轮到他参与仍然是推诿,消极应对,或是完全依靠学习好的学生。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合理的引导,从而导致学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该怎么说,这样学困生和中下生的学习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不到有效的发挥。
  三、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途径
  1.科学设计不同质的自学报告单、探究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读教材,认真备课,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关注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引发学生思维碰撞,又或者在设计小组合作内容时要具有一定合作价值探究的任务,当一个问题大多数成员都能完成时,当问题的结论、思维角度相对单一时,或者当问题太简单或太难时,都会丧失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此外,学习内容要多样化,听、说、读、写、演的训练要相互穿插,整个流程要体现生生是主体、生生是代表、生生有责任的学习理念。
  2.创设的小组合作愉悦学习氛围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营造愉悦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之一是气氛相对轻松和谐,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这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故此,教师应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要做的是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牧者”,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和发挥空间,在愉悦的氛围中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快乐王子》一课中,我根据文本的进度组织小组合作,结合文本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扮演“王子”“群燕”“小燕子”等主要角色,这种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会增加学习的乐趣,而且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更愿意接受。在此过程中我适时的扮演路人、老人等角色,由于我的加入,学生参与得到了全所未有学习热情,这不仅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3.合理建立合作小组,强化后续的小组建设
  小组的建立必须在充分了解每个同学的个性、特长、习惯等特征的前提下进行,避免随意性。要遵循相对均衡、自愿与调整相结合、相对固定结合的原则,合理分工,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能。小组成员数量、男生女生的比例、特长能力等应相对均匀。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应合理调配,促进群体内部的互助、互促和群体之间的公平竞争,避免小组之间能力差距大,或是两极分化。此外,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的组员之间产生矛盾和问题,在相互理解和相互团结是前提下,教师应该及时调整和调解,但要避免经常调整团队成员。小组形成后,教师应引导小组成员分配角色,并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分配相应的身份和职责。如组长、记录员、视察员、评论员、观察员等,每个成员都互相配合,各尽其责,确保团队顺利有效地运作。此外,指导团队成员建立具有团队特色的核心文化,如团队名称、团队口号、团队规则、奖惩机制、活动等。实践证明,拥有核心文化的小组更愉悦、更具凝聚力、更高效。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其他学习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应在具体实践应用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董蓓菲.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郭凤霞.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探讨[J].新课程(上),2018(06):130.
  [3]孙颖.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28):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