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意象解读和意境创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登花

  由于古典诗歌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加上一些老师采用“宇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因而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词的意象解读和意境创设方面探析几点方法。
  
  一、解读意象
  
  1.明确概念的内涵,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传达于作品中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简言之,就是有作者情意的物象。生活中的客观实在就不能算意象,譬如天上的“明月”,照明时只是一客观实在。而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传递出的是思乡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一种祝福,“波心荡,冷月无声”则营造出冷静凄清之境界。
  
  2.把握诗歌意象的特点。
  意象的特点之一,就是有象征意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掌握每首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例:《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段文字写了“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万类”等景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烈火。红色象征革命。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比喻,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象征着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的特点之二,就是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这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授课中更应该讲深、讲透,让学生身临其境,和诗人产生共鸣。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此处诗人很自然地将“春水”和“闲愁”结合起来,做到了情与景的巧妙交融。
  
  3.调动生活积累,展开联想、想象去感受,去体验。
  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造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而感受、体验则是指以全部身心投入作品,心灵与心灵相交流,感情与感情相交流,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
  
  二、创设意境
  
  1.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意境”与“意象”是一组同义词,它们的细微区别在于“意境”可指作品的全部或局部所描绘的图景及所融合的思想感情:“意象”可以只指一个词语或一组词语。“意象”与“意境”的共同点具体说来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是作者通过客观物体或外在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从而表现作者内心世界及思想感情。
  
  2.意境再现法。
  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比如《天净沙・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一个事物表达一个意象,学生不难找出,因为全诗总计五旬二十八字,一共描写了九个事物,那么也就是九个意象。我又引导学生:这九个意象不是用关联词承接起来的,那是用什么把它们串联起来的?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是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我又进一步地启发:这九个意象通过情感的串联,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也就是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纷纷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并用自己的话把本诗的意境表达出来。
  
  3.意境再造法。
  一些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有着独特的意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深刻理解本诗意境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理的发挥,再度创造优美的意境。
  总之,我们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实用的方法吸收过来,争取在每一堂课上都有不同的表现,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古典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责任编辑 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