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提高课堂效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克礼
课堂效益就是在一堂课内,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接受和掌握的程度。要提高课堂效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呢?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
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实课堂教学应当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思考问题,自己知因预果,或知果寻因,自己找出答案和结论。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学生的学是主动还是被动。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鼓励学生谈自己对本单元、本课的看法与体会,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当众说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这样一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自主学习,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二、注重自身仪容仪表,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诚然,学生喜欢的教师形象是年轻、漂亮、慈祥、和蔼可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漂亮是一种美,但这毕竟是不可能人人都拥有的。作为一名有二十七年教龄的老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是一种美;更为重要的是,在平时要像关心儿女一样关心学生,这才是一种永恒的美。当你走进课堂时,眼里心中全装着学生,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只有氛围营造出来了,生命的某些特殊部分才能够展现出来。然后以点带面,当你在一个点激动起来的时候,很可能正好启发了另一个人。让他在另一个点上活跃起来,这有启发其他的点、所有的点都在活跃。这么多的兴奋和体验一起参与和活跃,这其实才是真正的课堂学习生活。
三、巧妙引导,收放自如的掌控好自主学习的“度”
教师要设计好问题,针对不同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问题,及时给以矫正。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例如:《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散文。我在讲朱自清的《春》时主要是采用“朗读体会法”。如:在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钻”字用得好。我先让学生省略“钻”朗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然后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比较二者的效果。学生认为有这个“钻”字好,我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朗读思考:“钻”这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让他们明白用了这个词。不仅把小草拟人化了,而且还透露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在教读《济南的冬天》时,我采用了“讨论归纳法”。如:课文最后一段中的“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其中“不忍得”用得好吗?我是先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举手发言,最后由我或学生尽量采用同学们的意见来归纳:这三个字将水人格化,水是那样的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事实上,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四、不同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有别
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深度的合作探究,即使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深度也不完全一样。如组织初一学生学习课文时,我是先出好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带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而在教初二学生阅读文章时,我多数情况下是鼓励学生自己出题目,和学生分析文章。到了初三,在分析文章时,我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做,我只做一个适时虑拨的“引导者”。
总之,教师的活动不应重在知识传授,而应抓住育人这个关键,给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有更多的热情投入,这样,就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缓解学习压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