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桂香

  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积极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工程。随着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研究数学课堂交流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效果的影响,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更为重要。笔者认为采取边行动、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的做法以及用经验总结法归纳和探索适合于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出平等、合作与交流、相互理解、转变角色起着主导作用,也是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必要条件与途径,师生互动,方法可行,效果明显,威力无穷。
  
  一、师生互动就得强调师生平等
  
  师生平等,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探究学习规律。况且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师生间更是如此。交往则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问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前提必须是平等地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敞开心扉,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必须是完全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改理论学习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逐步地树立起这种平等的意识。但是我们教师要杜绝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先知先觉,不得在学生面前炫耀优越。尤其那种年龄大,阅历深,见识多等自信心理神态或师道尊严不得在学生面前更多流露,以防影响学生的正常心态。因此,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事实比较难于做到,尚需教师继续学习,深切领悟,努力实践。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以传统的角色,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学生仍然是知识的容器,那么,师生平等地位就难以确立、得不到保证。一个高高在上的、充满师道尊严意识的教师,就难以同学生一道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平等的地位,只能产生于平等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教育观念转变了,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共同参与,合作探究。
  
  二、师生互动就得变“善教”为“真导”,变“接受”为“自学”
  
  师生互动就是体现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大平台。要求教师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转变成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发挥个性,弘扬探究,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实践自己的观点,与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宝贵意见并作出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来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利用一些几何案例,教师的“导学”可以从实验入手,实际操作或亲自演示方可得出结论:圆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此扇形的弧长是圆锥的底面圆周长,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母线长。如此演示“导学”既直观又可引起学生注意,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这个知识点。学生先阅读,找出本节的重点、新亮点、难点,率先尝试解决、攻克疑难问题。老师演示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自行解决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有了“导学”的认识,学生就会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所明确,“自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运用旧知识进行求证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思维得以进一步验证过程。师生互动是教学实施中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探究学习、掌握应用知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形成新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从而我们一定要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实现这种转变。新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新型教材设置、新型教材内容和新的种种信息资源和有利条件,我们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思想,大胆地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量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努力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来应对新的挑战,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全新要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