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结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伟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重要动力,没有了兴趣就不可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更谈不上去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开阔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为具体和直观,学到以往难以理解的知识。尤其计算机进行的动画演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教学“立体图形的特征”,可以利用计算机展示相应的实物图片,使学生很自然地把几何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和比较。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立体图形的形成”,通过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柱体、圆锥、球体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大阅兵”等视频,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震撼,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等应用课件的展示,学生获得了额外的新知。利用计算机辅助几何教学不仅能直观地演示各种图形变化,启发学生的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能力及创新意识,而且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更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选择数学问题情境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境资源。如:我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中考复习教学中,用传统的方式复习,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其应用常成为困扰学生的一个难点,但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体,只要先定义好函数表达式就可以得到其相应函数图像,从图像中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各自图象的特点和性质,结合动画设置,能清晰地看到与它们对应的相关不等式、方程的解答方法及策略。在这一操作过程,学生可以亲自输入更多的不同函数及其变型,观察它们的图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互相讨论,并进行总结,教师只参与指导、监控。借助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可为学生提供探究、创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像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资料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获取更多的知识,感受更广阔的学习途径,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总之,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信息技术,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