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其祥
我们的德育在于将其定位过高,提出了近乎圣人的要求,以至于到最后等于没要求。其实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我们同样也不能例外。纵观近几年我国的状况,思想道德已决不是可以用滑坡所能形容的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路见不平,绕道而行”,听着这些被篡改的话语,看着那些形形色色的另类人物和事件,难道我们没有一种沉重的感觉,一种被压抑的无法大声发泄的感觉?继《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颁布之后,中共中央又出台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说明党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我想我们现在要思考的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应该是怎样做更有实际效果的问题。我们应将孩子看成一般人,只要他能遵守道德的底线就是合格的,在此基础上,再求得慢慢地发展。还要给孩子指出结合自己的实际的做法,免得再出现“现在又不打仗,让我怎么去爱国”之类的问题。要让他们明白,我们认真学习,这是将来建设服务社会的本钱,这就是爱国的表现。我们保持教室环境的优美,不乱抛杂物,这也同样是在爱国。如果大家都不这样去做,那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还要让他们明白,追求自己的个人前途也是爱国的表现。你将来想开公司,自己做老板,你得交税,你要安排人员就业,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这就是爱国的表现,你想成为军事家,你施展自己的本领,统帅千军万马。你是在保卫我们的国家,这当然更是爱国了!德育决不能削弱,应该加强,应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目前,学校德育失效普遍,实效性低下。当然造成德育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但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思考实效性的问题。笔者从事教学几十年,尽管现在搞教学管理,但始终思考着学校的德育。在此我试图就德育失效原因做一些粗浅的剖析,以寻找提高德育的实效。
目前,德育内容形成了“高、大、空、远”的教育体系,缺乏人文性和实效性,德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内容抽象影响青少年理解,道德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心理塑造的分离。政治教材内容空洞乏味,学生缺少学习兴趣,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从而导致形成空洞的政治教材。标准的单一,影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忽视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等特点。按照党和国家的统一意志,塑造统一的“标准件”,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即便这些道理被学生背得烂熟,也很难被他们的认知结构同化为内在的道德观念。这样的德育自然会失效。
德育目标过高,急于求成,以至于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使德育成为一味的灌。缺乏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使德育常陷入抽象、空洞的说教。目标过高,势必成为“填鸭式”的灌输;只有切实可行的、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德育一定要针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它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注重创造良好的道德养成氛围,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在点滴小事中受到教育。
德育要有实效,须有生动感人的形式,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师长更要做表率。例如学校经常会举行告别不文明行为的签字仪式。这样的活动看似神圣,可是,难道签了字,就能一下子告别不文明行为吗?若有领导却在酒足饭饱后姗姗来迟,能有效果吗?在许多轰轰烈烈的德育活动中,人们似乎忘记了目的,只注重形式本身。这种表面化、肤浅化的活动,与其说是德育,不如说是表演。它既与鲜活的生活实际脱节,也难以唤起学生内在的热情。更进一步说,我们常常是用违反德育规律的办法进行德育。
功利化色彩使学校德育本末倒置,异化为管理手段。有这样的事情:学生违反校纪被扣分,班主任首先不是查找原因,督促改正,而是找值日生为被扣的分数而斤斤计较,因为这很可能影响到他的年终评奖;班里其他学生也对违纪学生耿耿于怀,因为他给班集体抹了黑。
功利主义使我们的德育迷失了方向。一方面,我们不是用引导和启发,而是用繁琐的纪律使学生的习惯固定化,其结果是学生只会听话,却不懂道理,不会思考。另一方面,流动红旗、评优、评先等这些外在的物质刺激,使德育很难真正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的是一种条件反射似的德育机制。学生一旦走出学校,无人监督,行为也就失去了约束。
因此,学校德育要有实效性,就必须摒弃功利思想,使德育回归到学生生活实际中去,以促进学生品德和社会道德进步为宗旨。看来,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以下几点非常重要:一是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二是成年人要切实做好道德的表率;三是变一味灌输为潜移默化;四是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特别是具有道德感染力的集体生活氛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