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占鹏

  “兴趣”是激发思维的火花。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探索,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思维得到启迪。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生物学与生后密切相关。从生物学和实际生活联系入手来创设学习情境,即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利用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可以在讲台上喷洒香水,然后问学生闻到香味了吗?电视广告中说化妆品的特异性能够渗入皮肤细胞中营养皮肤。膏药中的小分子脂溶性药物能够渗入细胞达到治疗目的。这些说法对吗?在学习“植物呼吸作用”时,可以问水果储存太久后有没有香美的滋味了,萝卜放久后会空心。过了冬后的蒜瓣会变轻,这是为什么?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会有烫手的感觉,这是为什么,这些来自于生活感觉的问题会拉近学生与教材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学生充满期盼的目光中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觉思维。
  
  二、创设情感化情境,感染学生的求知热情
  
  生物学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体系是同等重要。因此教师要关,主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内心需要。创设情感化情境,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他们的求知热情;例如学习苏教版开篇“生物科学和我们”时,学生已经对身边的生物有所了解,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呢,可作这样的导语“你们周围的人中有患癌病死亡的吗?癌病可怕吗?你知道试管婴儿吗?你知道克隆多莉吗?你知道转基因食品吗?你知道DNA侦破技术吗?还有基因芯片,还有许多为什么,你知道吗?都是现在发展迅猛的科技领域,这些发展都需要生物学做基础。也需要在座的‘未来的科学家’、‘未来的决策者’、‘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未来的环境专家’的关注。你想了解这些吗?那么请我们一起走进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虽然没有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但学生已经被许多许多的“你知道吗”所吸引,探索生物的奥秘和学习生物的愿望已被激发出来,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本节的学习中。
  
  三、创设自主化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自主化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现象”,请大家仔细观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在这个实验中发现了哪些问题?结果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子一代都表现黄圆?为什么子二代发现性状分离?子二代中黄:绿=3:1,圆:皱=3:1,而子二代性状分离为什么接近9:3:3:1?子二代为什么出现亲本之外的性状组合?接着,教师请学生分类整理哪些是一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有的,哪些是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新出现的?从而得出本节探究的问题“子二代为什么出现了形状重组”?通过学生的观察、思维,总结得出结论,这些知识能够灵活地应用。
  
  四、创设创新化情境,展示学生的自身舞台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开放性题目的引入以及大力提倡思维多样化。以开放性题目为载体,创设创新化情境,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的训练。
  例如,教师在讲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后,设计并布置这样一道题是某一植物的细胞,请同学分析该细胞可能所处的状态。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从相对静止的观点看,该细胞可能处于一种即时的动态平衡状态,从运动的观点看,该细胞可能正处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开放性试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阔的想象空间和展示学生的自身水平,使学生展开思维,主动探究问题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