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邢晓虎 林 静 王建良

  摘要:课余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养成自觉锻炼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都能起到积极作用。高职生是国家未来栋梁之才,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能否具有全面的“健康观”和健康体魄,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来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以应付现代社会生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生;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北省高职院校的在籍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了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德旅游职业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六所高职院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高职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书籍、文件及资料。
  2.问卷调查法:设计了《对河北省高职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问卷,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758份,回收率为97.6%,有效问卷为1714份。有效率为97.4%。
  3.访谈法:访问相关的体育部领导和教师
  4.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用EXCEL软件包进行图表制作。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 统计数据表明,高职生有1559人在课余时间里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占被调查人数的90%;主动参与128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5.2%;被动参与26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5.6%;不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有15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2%。由此看来,高职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总体是比较好的,但积极参与率不很高。
  
  (二)高职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
  比例最高的是第三类,每周1-2次以上,占46%;虽然有90%的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但其中有15.6%的学生是以年或月为循环周期的,锻炼的时间间隔太长,没有达到经常性,因此学校应通过积极、有效的课余体育锻炼手段,加大对学生体育基础的培养,加大学校的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直接参与意识。激发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便提高体育锻炼的频度。
  
  (三)高职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
  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时间较短,有734人锻炼时间在30-60分钟,占锻炼人数的47.1%;而且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大多集中在6-7点或16-18点。
  
  (四)高职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地点的选择
  高职生课余体育锻炼地点在校内体育场所进行选择率最高,占72.9%。从表中所得数据看出。校内体育场所仍是高职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首选地点,少量学生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
  
  (五)高职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
  高职生课余体育锻炼形式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自由活动,占63.9%;按锻炼形式的总体排序依次是:自由活动、班级体育活动、晨练、课余训练、课余比赛、课间操、体育俱乐部;这反映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组织、指导还很不到位,任凭学生兴趣自由活动。
  
  (六)高职生课余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问卷所列14个可供选择的锻炼项目中,占前8位的是:足、篮、排球类活动、乒乓球、羽毛球、跑步、跳绳、毽子、游泳、健美操,这说明高职生非常喜欢那些大众健身项目。
  
  (七)高职生体育消费水平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深入的开展,高职生对体育消费已有所认识,“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正在悄然兴起,但其消费水平还很低,绝大部分学生每学期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占57.2%。
  
  三、影响我校高职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因素分析
  
  (一)公共因素个数的确定
  依据调查问卷的评价计分结果。对30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根据Kaiser法把30个变量归纳为6个公共因素得到了特征根、方差(贡献率)、方差累计(累计贡献率)等数据,取特征值大于1的6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1.015%,基本上可以反映总体的信息量。
  
  (二)公共因素群的确定
  对本文30个原始变量进行归类。采用Kaiser提出的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Varimax法),取因素负荷量(贡献率)大于0.55水平以上的进行归类,把30个原始变量归类在6个公共因素上分别命名为因子一(F1)命名为“体育教育”;因子二(F2)命名为“体育兴趣”;因子三(F3)命名为“体育氛围”;因子四(F4)命名为“社会压力”;因子五(F5)命名为“体育价值观”;因子六(F6)命名为“体育政策法规”。
  
  (三)主要因素分析
  1.学校体育对高职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为此学校体育要改变以往的学校体育任务只是掌握三基,提倡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强化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体育课内容要多样化,课程设置要灵活化,开设各种运动项目及相关理论,满足高职生的不同兴趣,唤起学生的体育健身热情,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2.体育氛围对河北省高职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体育氛围是指周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气氛和情调。体育是一项融对抗、合作、竞争、娱乐、健身等特点于一体的活动。高职生如果缺少群体氛围,那么他们的体育活动过程就难以体会体育中的乐趣,当学生生活的环境中体育群体氛围非常浓厚时。大多数学生会对体育活动产生积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进而提高体育锻炼的行为。
  3.体育兴趣对河北省高职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体育兴趣不但可以使高职生形成体育活动的行为、爱好,养成锻炼的习惯,自觉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进行身体锻炼,从而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4.社会压力对河北省高职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当今社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高职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在如此纷繁的环境里,必定会遭遇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面对压力,应该使高职生懂得压力通常是心理的疲劳,体育锻炼恰恰对疲劳有康复作用。
  5.体育价值观对河北省高职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体育价值观影响到高职生参与课余锻炼的行为,健身、娱乐、增强体质、丰富生活是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导需求,而其代表的体育价值观则代表了高职生的体育价值观的主导观念。
  6.政策法规对河北省高职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体育法律、法规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学校体育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多年来一直深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学校、教师、学生等环节上重视而落实不到实处,产生实效不强的局面。要想改变状况,只有依赖领导、教师的重视,并开展广泛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就目前影响高职生的政策法规主要有《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它是测量学生体育成绩好坏的标准,进而会影响到高职生的学分、评优,甚至于毕业等,与学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高职生对两者格外关注。
  
  四、结论与建议
  
  1.高职生院校应大力提倡“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的执导思想,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体育的作用和意义。同时认真贯彻实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相关的教育、体育法规制度,使课外体育活动得到有效的落实。
  
  2.学校体育教育应转变观念,注重实施课内外体育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导体育竞赛的开展,发挥体育俱乐部锻炼导向的促进作用,创设良好的锻炼氛围。
  
  3.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运动竞赛制度。开展小型多样的课余运动竞赛,开展体育知识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体育熏陶,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体育锻炼兴趣。
  
  4.加大体育场馆器材建设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利用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2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