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琪 陈 琳

  【摘要】我国高师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已有二十余载,课程内容日益丰盈,地位不断提升。相比之下,课程内涵建设较为迟缓,这种失衡,导致过去积存在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定位不清、教学内容不规范、教学方法不科学等根本性问题,变得愈发突出。在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以及教材建设中,作者探索了一套较为成功的做法,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关键字】现代教育技术;师范院校;课程改革;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43―03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陈至立,1998),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肩负着一定的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任。高师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早期称为电化教育课程)至今已有二十余载。从80年代初的师范生选修课程发展到90年代的公共课程,再发展到21世纪教师教育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日益丰盈,地位不断提升。相比之下,课程内涵建设较为迟缓,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践需要,这种失衡,导致过去积存在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定位不清、教学内容不规范、教学方法不科学等根本性问题,变得愈发突出。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以及教材建设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一 课程理念:强化应用、拓展能力、彰显创新
  
  课程改革以理念的革新为其先导,是理论层面上对课程重新思考的结果,它引领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向。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广大教师由关注技术和浅层次使用技术向关注能力、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优化整合方面转变,课程教学要适应并充分反映这些要求。在全面把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基础之上,提出以下课程理念:
  1 “强化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更多的强调“应用性”,强调未来教师职业素质的完善[1]。要把提高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首要任务。教师应力求将教育技术理念融入教学各个环节,身体力行的向学生展示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使学生真正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2 “拓展能力”。毋庸置疑,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能力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媒体应用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研究协作能力等方面。现代教育课程要紧密围绕培养学生能力展开,走出过去一味从教育技术学科本位出发,使能力培养极端化的误区,让未来的人民教师成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行家里手。
  3 “彰显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处于飞速发展与变革之中,不断有新媒体、新观念涌现。只有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不断更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才能不辱使命。发展与创新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又是其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二 教材建设:时代性、高质量、立体化
  
  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关键措施是狠抓教材建设。必须把教材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周密设计,尽快推出一系列适应时代新要求的教材。所编的教材要有全国公认的高质量和权威性,这样才能有效减少以往教材编制方面的低水平的重复。
  1994年,由全国6所高师院校教师奋战一年多完成的《现代教育技术》[2]出版,这是全国首次以现代教育技术命名的教材。之后对教材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于2002年正式出版了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版)[3]。自2003年起,着手酝酿新一轮的教材建设,于2006年出版了新版《现代教育技术》[4],并被教育部批准为“十一五”国家级高等学校教材。新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以下鲜明特点:(1)教材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内容充分反映了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后具有一定的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能力;(2)教材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结合,意识、观念、技术和方法综合培养的结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3)教材参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使得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衔接;(4)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和互动网络课程相得益彰,为学生拓宽视野、自主学习、协作探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
  
  三 教学方法:干线通达、实例跟进、迁移提升
  
   2001年《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我校重点建设课程,2008年评为精品课程,每年受教学生数千人。课程内容多、要求高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教学方法上的总结和革新,相应开创了“干线式”方法[5]。
  “干线式”可用以下特点概括:(1)干线通达。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教学,强调在吃透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基础之上确定教学内容,提炼出一般的方法向学生推介,从而大大压缩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实例跟进。用精心构造的实例作为一般方法的补充,用典型案例和生活中的情景加深学生对一般方法的理解;(3)迁移提升。追求立意高的实践教学,以设计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协作、研究的基础上完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
  
  四 教学评价:激励、多元、动态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而,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位学生都有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和特长,评价应重视导向和激励功能,把教学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基础、促进其发展上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衡量尺度必然是多元的。评价要突破传统的以认知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加强对理解、综合、应用等高级思维技能的培养,融入更多非认知的能力衡量维度;由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是动态变化的过程,相应的,评价也必然是在过程性完成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学生的自我评价一直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被弱化的一个环节,教学应留有足够时间鼓励学生反思自我、自评互评,使其在思考和交流中发展自身技能,逐步获得自主学习的态度、策略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 实践中的思考与尝试
  
   1 精心创设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内容的多样化、学生的差异性使得传统教学目标很难兼顾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及今后应用的情况。为此,对传统教学目标进行扩充和细化,建立多维分层培训目标:
  (1) 根据“尊重学生个体经验以及保证教育技术能力底线”原则制定适合大多数学生水平的整体教学目标,按照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全面提高的要求组织内容,提出高要求,设计实践和活动。
  (2) 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差异、期待内容,由此制定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拓展类教学目标,以体现针对性。教学初期,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并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调整。使其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3)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通过诱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反应,使其在与原有价值观的比较中,形成新的情感态度,做到将情感学习融入教学内容之中。
  2 构建课程新体系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运用性、方法性很强的课程,不应蜕变成单纯的知识习得课程,应努力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研讨活动”的加入使理论讲授与学生活动融为一体。与验证性训练、简单操作型实验不同,“研讨活动”是框架问题的集合,更多的是任务驱动。其中活动中所设计的问题,既有明确指向性,又必须让学生们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完成。要求学生采取相应策略、协作完成设计,一道制定量规、共同讨论评价。能真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迁移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需要通过教师研究引入新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将动画设计引入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我们的成功实践之一。当前,应用较广泛的教育动画创作工具有FLASH、COOL3D、几何画板等,它们各有优势,各有特点:矢量动画制作软件FLASH通用性较强,功能强大,适合大部分专业学生学习;COOL3D适合制作文字标题和简单动画,使用相对简单,适合学生课后自学或教师穿插讲解;几何画板则非常适合数学、物理专业学生使用。此外,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内容,譬如适时增加脚本编写、场景转换、产品包装的知识;增加视频后期处理、视频编辑等内容,以体现实用性与先进性。
  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高效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大趋势[7]。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性质和内容需要,我们整合了相关资源,启用专门服务器打造网络教学平台。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B-Learning(混合式学习)教育理念开发的交互式学习系统。其中现代教育技术互动网络课程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任何时间,异地学习者都可访问该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虚拟学习社区则为师生交流学习、协作探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3 创新方法优化教学环节
  课堂讲授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将“干线式”方法运用到教学之中。即在分析大学生已有IT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梳理出清晰的脉络,着重讲解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概念、原理。比如,关于教学动画制作章节,采用“干线式”方法设计后,只归纳为FLASH界面构成、导入概念、动画制作一般流程、基本类型动画制作方法、动画发布等五部分,其核心内容的动画制作一般过程则分为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多对象动画、同对象多变化动画、交互动画等五大类,再将动作补间动画分为移动、转动、特定路径运动、颜色变化和遮罩五种类型,就每一类型动画的一般制作方法分别进行介绍,后一种方法以前一种方法为基础,后种方法不再重复前面的内容,做到知识层层递进、内容环环紧扣。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涉及众多教学媒体的使用,很多设备价格昂贵、数量有限、难以演示。据此开发了“虚拟试验”网络课件。“虚拟试验”涵盖视频展示台、数字照相机、非线性编辑等核心教学内容,学生可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反复演练,弥补了硬件设备的不足,实践操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为了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知识的联系,促进对问题的理解,设计“单元知识导学图”。以整体、直观的形式展示单元教学需要掌握的概念、内容、技能及相互关系,并发布到互动网站供其随时参考、查阅。学生在课后可通过虚拟社区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交流、开展讨论,共享学习成果,使得学习既有真实的课堂为依托,又有隐形人物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育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变革评价方式以评促学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评价既要全面、完整的把握对象,更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激发其求知欲望。通过转换评价观念、更新考核方式、鼓励反思交流,逐步建立多元、过程化的评价模式。
  (1) 现代教育技术互动网络课程贯彻了动态过程性评价的思想。通过对后台“学生个体分析”、“学生群体分析”的查询,教师可从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学习频次等纬度考察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情况,轻松掌握每位学习者的学习动态,从而为学生建立忠实反映学习全过程的电子档案袋。这种动态过程性的学习评价手段,改变了过去的单一考试模式,实现了个性化、智能化、实践化的全新课程评价,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了显著提高。
  (2) 卷面考试采用统一命题、超量出题的方式。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合成试卷,让试题分值相加控制在110―120分左右。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作图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考试范围为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及要点,并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最终成绩计算公式为(以下皆为百分制):卷面成绩*0.37+平时成绩(日常考勤、课堂表现)* 0.1 +实践成绩(实践环节、微格试讲)* 0.38 +期中考察成绩(多媒体作品)*0.15。
  (3) 积极开展课程整合与协作能力评价。开辟作品在线交流专栏,展示历届教学中学生的多媒体作品、学习心得、博客等,让学生观摩讨论、分析不足并要求赶超前几届学生所达到的学习目标,创设你追我赶的生动学习局面。教学过程中,适时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交流学习反思、阐述学习心得、共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每位学生的思维受到审视、检验,不断提升认知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人士参与对话、共享实践,本文尚属于粗浅的尝试。真诚希望广大同行携手并进,以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琪,张美娟.英特尔®未来教育对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7,(1):26-26.
  [2] 陈琳,杨鸿德.现代教育技术[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
  [3] 陈琳.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版)[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琳.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陈琳.开创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干线式”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7,(5):77-79.
  [6]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9.
  [7] 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5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