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插上书的翅膀飞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从霞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读书越多,思考就越清晰,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它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思维,有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成长。
  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师都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这一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也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兴趣:学生亲近课外阅读的动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需要老师用点拨的方法去引导、去感染,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1.用故事悬念激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着老师的声情并茂、娓娓道来,孩子们被带入一个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悬念百出的故事中。正当孩子们期待结局时,老师戛然而止:“孩子们,后面的更精彩了,想知道吗?那就自己读吧!”此时还可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让他们产生“我要读”的欲望。
  2.借榜样激趣
  学生不乏好读书者,他们在课堂中发言积极,语言优美、流畅,既给其他同学带来享受,又引起他们的羡慕。我班的梁文昊、王茁成、张宇琦等同学,由于平时特别爱读书,多次获得“读书之星”的称号,他们的作文语言流畅、优美,洋洋洒洒。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梁文昊真是个小书迷,课堂上他精彩的发言离不开他课外的积累。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爱读书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借机为全班同学树立身边的榜样,让他们产生“我想读”的欲望。
  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对书有了无限的向往,学生就一定会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二、渠道:学生亲近课外阅读的途径
  说到容易做到难,让孩子持之以恒地爱读课外书更是难上加难。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真正得到收获呢?
  1.利用手中的阅读材料
  学生手中都有《七彩语文》、《成长阅读》、《精品阅读》、《美文诵读》等,这些材料,我从不轻易放弃,而是利用地方课及午读时间指导孩子认真阅读。阅读时,要求学生像预习课文那样,圈圈画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联系文章说出喜欢的原因。遇到一些语言精美、结构鲜明的文章或片断,我分层设计一些阅读作业供学生选择练习。阅读后,我重在批阅,充分了解学生阅读的基本情况,进行点评。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对批阅不放松,对于懒散或不及时完成的学生,情愿把时间挪后,也绝不放弃。渐渐的,学生开始乐于阅读,把每天的午间读当作自己的需要。
  2.重视身边的阅读材料
  在学校,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仅靠图书馆做工作是不够的,班级是引导学生读书的主阵地。很多孩子不满足于手中已有的阅读材料,家长还为他们购置了一些他们喜爱的书籍。每学期开学不久,我总会抓紧设立班级图书角,开展“献出一两本,阅读上百本”的活动,发动孩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书放到班级图书角里,以达到资源共享。平时,多多关注他们借阅情况,适时表扬,及时鼓励,每周评出三名“小书迷”,每月评出三名“读书之星”。班级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洋溢着浓烈的书香气息。
  3.搜集相关的阅读材料
  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走进课外阅读。我们应引领学生走进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学天地,让他们与文学作品之间产生心灵与心灵的呼唤,感情与感情的激发,智慧对智慧的启迪,从而获得对真、善、美的把握与领悟。例如学完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后,我布置孩子去搜集毛泽东的诗词读一读,并背诵其中一首自己所喜欢的,让他们领略伟人磅礴的文学气势;学完了《海伦・凯勒》后,让他们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主人公海伦用炽热的爱拥抱世界的美好心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学完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让他们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认识到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就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在教学《只捡儿童多处行》前,让他们先认识冰心,了解冰心,有了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后,再鼓励他们去寻找冰心的《繁星》、《再寄小读者》等作品阅读。这样,学生就会读有兴趣、读有目标、读有所获。
  三、交流:学生亲近课外阅读的享受
  为了让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持续下去,让班级充满书香之气,我经常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读书交流活动,让他们享受亲近课外阅读的无穷乐趣。
  1.好书推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等,我定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刊,意在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有时请本班同学对课外书籍进行推荐。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部分段落;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摘要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故事性强的作品,则可以介绍一些有趣的情节,吸引学生去读。
  2.阅读交流
  对所阅读的书目,学生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可说说读书后的感受,交流印象深刻的书中人物及评价,谈谈阅读过程中的发现或困惑……阅读交流使学生视野开阔,兴趣浓厚。
  3.师生共读
  书香校园,一定是教师热爱读书的校园。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孩子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治理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不读书,就永远无法掌握与学生心灵沟通的语言密码。因此,我经常利用阅读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甚至读同一本书,和学生共享阅读的快乐,互相交流阅读感悟和收获。
  四、内化:学生亲近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不仅要组织学生读各种各样的书,而且要注意学生读书内化的指导。
  1.摘抄重点词句
  我给学生提出的要求是:一边读书一边摘抄描写生动的语句。同学间相互交流,品读各自摘抄的内容,习作时,鼓励学生翻开摘抄本,把一些好词好句用在自己的作文里。通过看、读、记、用,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词句的印象,时间久了,这些好词好句也就成了自己的东西。
  2.背诵精彩片段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而扎实的基础少不了多读多记。我经常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后,至少有100字左右的精彩片断的摘抄。摘抄后,要多记多背,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精彩片断的背诵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进行擂台赛。
  3.讲述生动情节
  把读过的内容讲出来,这也是一种有效阅读的好方法。我要求学生读一本书后,至少能讲出一处或推荐一个篇章。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更专注了,也逐步学会对情节揣摩。这样,学生将文本语言结合自己的语言讲得生动精彩,很富有创造性。
  4.仿写片段
  为了培养学生读书内化迁移的意识和能力,我要求学生每读完一篇文章后,都能写出一个模仿片段,可直接引用文中的语句,可模仿文中的写法、结构等。
  指导阅读的方法很多,归根结底是要促使学生快乐地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总之,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就会终身受益。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读书的习惯,他就是一个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秦文君说:“将善于阅读的美好选择给予我的孩子,这将是我能给予她的最好的,也是最圣洁高尚的恩惠。”父母如此,教师又何尝不是。让书籍在孩子的生命中种下智慧和快乐,伴着书香的芬芳,感受课外阅读的幸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