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的互动更有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琼芬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提高,那么我们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更有效呢?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基础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在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绝不会自然产生,它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给学生以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老师具有“教”与“学”的双重关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小先生”,从而主动地、大胆地、积极地去读书、学习,做到师生“心理相容”。因此,真正实施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基础是切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建立课堂教学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巧妙创设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前提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在教学中,如果不断创设恰当的情境,就会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中的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在文章的角色之中。比如巧设问题情境,在教《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我充满感情地和同学们讨论交流以下这个问题:请大家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各抒己梦。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这样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课堂上还可利用音乐、朗读、角色扮演、电教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教学品位,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
  三、提问和对话是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保证
  除了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调节课堂教学节奏,运用多样性使学生保持动力外,优秀的教师还要善于提问,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在提问中实施有效的对话。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应建立并保持高度互动的课堂气氛――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为特征,而不只是教师在讲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提问的能力是构成积极课堂气氛的组成部分。“提问是课堂上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提问充当了教师的解释与学生的回答之间的中介”。这种中介在互动式教学中很重要,因为它将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从教师唱独角戏转变为师生的双边活动。
  有效的问题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处理信息并思考答案。好的问题会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组织思路,引导学生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也会使教师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以便提供反馈信息。因而有效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互动过程的重要条件之一。
  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呢?首先,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创设若干上位性的问题,以较高起点和悬念激发学生思维作为师生互动的切入点。上位性的问题必须涵盖整个或部分课堂教学,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堂上其他的问题组成各个上位问题的下位问题系统,学生的一切活动从微观上指向下位问题,从宏观上则指向这些上位性的问题。当然,一节课的上位问题不宜过多,否则,容量过大,事倍功半。
  其次,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有着深层理解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所以教师要多多设置类似的问题,如“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请你解说具体些。”“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请你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你从几个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等等。
  另外,为了保证正确描述和选择合适的问题类型,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时考虑问题本身和提问的方式。好的课堂互动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些问题是由于学生的评论或问题在课堂上自发产生的,这些不可能事先计划。然而,语文教师可以将许多关键问题在上课前进行必要的预设。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实现师生互动,如果我们在课堂上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4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