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磨蚀现象的主要影响性因素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星
摘 要: 语言磨蚀现象是二语习得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二语习得的效果。本文对磨蚀现象的主要影响性因素,即受蚀时间、外语习得方式和读写能力进行分析,进而探讨这三种主要因素对英语专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并且得出结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语言磨蚀现象能够通过教学方法改进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提高得到缓解,从而有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和巩固。
关键词: 语言磨蚀 影响性因素 英语专业教学 启示
一、前言
语言磨蚀,又称语言耗损(language attrition,简称“语蚀”),是指“第一语言或外语学习者在接受语言教学之后由于经过若干时间(例如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不使用而产生的第一语言或外语技能和知识丧失或退化的现象。也可指操母语者生活在第二语言环境中,而产生的母语技能退化和丧失的现象”。[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语言磨蚀现象的关注度增强,不少语言教育家认识到了该现象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并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在二语习得的环境中,该现象对二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如自信心、焦虑感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部分学习者因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单词、句型学了就忘,而对语言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放弃了二语的学习。因此,正确认识语言“磨蚀”现象,运用相关教学方法对所学语言进行加深、巩固,是缓解“语蚀”的有效途径。
二、语言磨蚀现象的主要影响性因素
“语蚀”现象作为二语习得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要受到下列七大因素的影响,“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等”。[2]而在这七大因素中,受蚀时间、外语习得方式和读写能力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影响较大。
1.受蚀时间
受蚀时间是在接受语言教学后不使用该语言的时间,是语言磨蚀的关键性因素。不少研究者经过长时间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受蚀时间的长短对学习者语法技能的影响高于对其它方面,如词汇、语音等方面的影响,并且呈现出:前快―中慢―后快的动态变化。[3]
2.外语习得方式
外语习得方式主要分为自然式习得和课堂式习得,前者主要是指在二语的自然环境下习得二语,如在二语国家学习和生活的人。而后者主要是指在非二语的环境下学习二语,主要以语言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在我国,外语习得方式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而外语课堂教学的不同教学方法都会对外语的习得产生影响。
3.读写能力
读写能力是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者普遍认为,读写能力较强的学生,语言磨蚀现象出现的频率较低,而读写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语言磨蚀现象出现的频率较高。Hansen通过3次对受蚀语的研究得出结论,受试的目的语读写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目的语磨蚀程度的快慢。[4]
三、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
通过对语言磨蚀现象的主要影响性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英语的磨蚀现象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减轻磨蚀现象的发生,避免“学了就忘”的现象不断产生,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1.缩短英语教学中的磨蚀时间
根据对磨蚀时间的研究,可以看出,在语言习得的初期,磨蚀情况较明显,如刚在课堂上刚学会“虚拟语气”的使用方法,如果不及时进行练习、巩固,在下次课上课的时候,有部分学生已经有所遗忘。而在语言习得的中期,即通过了一段时间的巩固,磨蚀现象有所减慢,但是在对“虚拟语气”教学完毕之后,即使在语言习得的末期,如果教师不经常提及或者有意识地进行复习,磨蚀情况也会进一步加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缩短语言的磨蚀时间,并且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测。
2.采取多元化的外语习得方式
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即对某个语法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辅以相关的练习,教学的侧重点仍然在教师对课程的讲解上,在课下反馈中,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听懂了老师讲的,但是题还是不会做。这表明,语言的磨蚀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就已经产生,存在“边学边忘”的现象,这也与磨蚀时间的规律相一致。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对“接受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习得过程中来,甚至可以让学生对某个语法点进行自己的讲解和归纳,将单一的教学方法多元化,以此用外语习得方式来减轻磨蚀现象发生的速度。
3.注重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专业的学生中,同样存在着学生读写能力的差异,表现为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后作业的反馈上。语言习得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课堂的知识并且加以运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防止了磨蚀现象的产生,而语言习得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课堂上有“听不懂,不想听”的情绪出现,语言磨蚀的现象产生速度较快。部分教师将此现象归结成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是不科学的。读写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有一定的联系,而作为英语专业教师,更多的应该是正确引导并且鼓励读写能力相对滞后的学生,教会他们一些可行的学习方法,并且督促其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树立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巩固,也可以减缓语言磨蚀现象发生的速度。
四、结语
语言磨蚀现象是语言学习中不能避免的现象,特别是对于非二语环境下的语言学习者而言,对二语的遗忘是由多种因素产生的,如没有语境,学生也没有紧迫感。在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语言学习中的磨蚀现象应该有所了解,而学生自身也应该认识到这个现象的存在,并且通过防磨蚀的学习方法,如多练、多巩固、多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特别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对语言知识的不断加强与巩固,会为今后进一步进行语言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寒松,周榕.语言耗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4).
[2]倪传斌.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
[3]Bahrick,H.P.Fifty years of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Implications for programmatic research[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4,(68):105-118.
[4]Hansen,L.Language attrition:The fate of the start[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1,(21):60-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