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进步才是有效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亮
基础教育小学数学学科改革实施纲要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参与对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思想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上,都是为了在知识传授中培养学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但学生学习存在差异性,就需要教师建立全局性的教育观念,从而实现人人获得进步和发展,人人掌握所需的数学。”从中可见,学科教学就是要实现学生整体进步和发展。但由于学生在智力发展、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因此学生学习效能参差不齐。这就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所面临的重要内容和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我根据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对如何做好整体性教学活动进行简要阐述。
一、教学活动样式呈现多样性,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激发
整体性教学的关键是将注意力、着力点放在每个学生身上,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体现出形式的多样性、环节的连贯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各个教学活动环节得到有效的锻炼,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培养。如在新知导入环节,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要将趣味性、生活性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运用,设计出能够有效激发全体学生的问题情境,使全体学生都能在问题情境感知中增强学习的内在情感,实现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激发;在新知讲解环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精英式”、“狭隘”的教学活动,在定义、性质的讲解上,将着力点和兴奋点落在大多数学生身上,特别是要将注意力放到后进生的知识教学活动中,通过采用教师讲解,“差生”自学,优生领学等方式,促进全体学生对新知的有效掌握和理解;在巩固联系环节,更要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运用到该教学环节中,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锻炼和展现的时机,同时在问题的评析上,教师更要重视和肯定后进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整体解题能力的提升。
二、数学问题形式呈现层次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学生学习效能呈现差异性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学生整体学习效能的提升和进步,达到“全体学生获得整体发展和进步”的整体性教学目标。问题教学作为数学学科知识教学的重要途径,在有效性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效。教师可以抓住数学问题的概括性、抽象性、严密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在问题形式的设置上、问题难易程度的确定上进行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选择难易程度不一的数学问题,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解答等学习活动,并鼓励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向更高层次,更深难度问题进行挑战探究,使不同学生在不同起跑线上实现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如在“百分数应用题”有关内容的问题教学活动中,我就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的重难点等多种因素,在问题内容的选择上进行了深入思考,针对后进生学习底子薄,解题能力差的实际,选取了类型的基础性强,难度较低的基础知识题:“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每件各得30元,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亏本20%,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是赚钱还是亏本?”针对中等生后发能力强,思维较活跃的实际,选取了难度适中,能力训练强的拔高性问题:“移栽西红柿苗若干棵,如果哥弟二人合栽8小时完成现哥哥先栽了3小时后,弟弟又独栽了1小时,还剩总棵树的11/16没有栽。已知哥哥每小时比弟弟每小时多栽7棵,这块地共栽西红柿多少棵?”针对优等生解题能力强,探究思维强的实际,选取了内涵较深,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问题:“某小学举行六年级数学竞赛。参加竞赛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28人。根据成绩,男生全部达到优良,女生有1/4没有达到优良,男、女生取得优良成绩的合计42人,参加比赛的人占全年级人数的20%。六年级共多少人?”让学生在同一时间进行问题解答活动,使学生都能具有解答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各自学习能力的有效展现,为学生更好地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辨析问题选取呈现典型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益得到提升
学生学习活动的差异表现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差异是其中的重要一面。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对学生能力发展和进步进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思维效能的高低,可以通过对问题解答过程的理解和分析等活动进行显著的呈现,可以说“学生反思辨析水平等于思维能力”。而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教学工程。这就要求,广大小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设置具有辨析功能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辨析评价活动,找出问题解答活动中所运用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途径等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并能够结合自身解题经验,提出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意见,并鼓励其他学生对学生评价活动进行“二次评价”,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思考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时机,实现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题:甲、乙两个运输队分别接受同样多货物的任务,他们各工作了16天后,甲队剩下262吨没运,乙队剩下518吨没运,已知乙队工作效率是甲队的80%,甲队每天运货多少吨?
我在设置这一问题后,出示了该问题的解题过程:
解:[(518-262)÷16]÷(1-80%)=80
这时,引导学生先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再让学生代表对问题解答过程进行反思评价,最后我引导并指导其他学生对该学生解题辨析过程进行评价,从而让全体学生在听取和发表见解中获得锻炼和发展,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总之,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和进步是整体性教学目标的重要目标,也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内在根本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整体性教学活动中,要紧扣学生学习实际,凸显学生学习层次差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整体学生能力和品质的全面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