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互动情境,构建和谐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国才

  摘 要: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本文认为,应以师生互动为抓手,落实教学流程中的师生互动情境,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关键词: 新课程 师生互动 课堂效率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应从学生发展要求出发。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就能使学生在轻松、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获得技能,得到充分的情感体现,实现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信息互通,从而构建民主和谐、富有生命的地理课堂。
  一、师生双边创设情境共同导入新课
  创设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可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情境中愉快地学习。从地理课的特点来看,教学情境包括: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视听情境等。这些情境往往新颖、生动、具体,特别是课堂导入,创设这类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迅速进入状态,激发求知欲,例如讲地球自转,可从学生熟知的太阳东升西落、昼夜更替现象这类生活情境入手。讲地球公转,可从学生熟知的学校夏季作息时间与冬季作息时间不同入手,这种通过情境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又能使学生感悟到课本知识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当然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做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
  二、生提问师引导,共同创设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最直接的教学方法,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改变“师问生答”的传统模式,实现“生问师引”,即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适度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仅是学生的引路人,实行生问师引,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要引在点子上,引在迷惑处,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讲授非地带性现象时,学生提出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除赤道附近的亚马逊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外,为什么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的东南部及中美地区也有分布?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这个问题,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些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及流经的洋流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些地区最终能形成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后归纳整理,从中找到答案。实践表明:这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寻找答案的方法,不单纯是为了解决问题,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得到了挖掘和提升。
  三、师生双边互动共同品味教材,实现教材讲解
  采用何种方式讲解教材,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传统讲授中,教师往往不敢对教材越雷池一步,以维护教材的权威性。这种讲授方式当然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但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敢于突破,与时俱进,变过去教师讲授教材为师生双边共同品味教材。
  何谓品味教材?是指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既尊重教材又不盲从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辨别和赏析,正确的说法要坚持,不合理的结构要理顺,过时的内容要淘汰,错误的观点要修正,说到底是一直“扬弃”,既克服又保留。例如:讲热力环流时介绍热力环流典型案例海陆风。介绍由于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一天中白天和黑夜出现海风和陆风的机理。再由学生推导出东亚地区一年中冬季和夏季所出现的偏北风和偏南风,从认识层面上说,学生认识过程比较自然、连贯,通过课本知识讲授和内容的整合,既讲授了内容,又强化了热力环流的知识。事实表明,品味教材既是一次重新认识教材、拓展教材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思维成果的过程,更是一次师生双边思维互动情感交往的过程。
  四、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拟作业,实现师生共同布置作业
  布置课堂作业从来就是教师的专利,因为教师明白教材的重难点,题目出在重难点上,有利于检查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状况。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何让学生从过去作业的奴隶成为作业的主人,激发学生自主作业的热情,就必须试着改变作业由教师布置的习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实际出发自拟作业。何为自拟作业?是指在学完规定的教学内容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认识程度和掌握情况设计出具有基础性、层次性、选择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作业,然后自己完成自己拟定的作业。例如在教学完“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一课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创设了许多具有一定思维的课堂作业,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有何差异?为什么南水北调要从长江调水?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为什么东线先行?南水北调带来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是什么?以南水北调的分析方法阐述西气东输,仔细看看,这些作业几乎涵盖了本节课的全部内容,既有识记方面的,又有理解方面的,还有运用南水北调的分析方法分析西气东输,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既是学生学习态度的反映,又是学生学习智慧的闪耀,更是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重温教材,将知识问题化,问题集约化,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紧密结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和方法。为了保证这一环节的有效落实,我经常要求学生做作业自评和作业互评。对设计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设计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谈自拟某项作业的意图,答好这道题目的角度是什么,需要运用所学的哪些知识,等等。还可以让设计者指出完成这项作业的目标是什么,方法是什么,步骤有哪些,成果展示的形式是什么,等等。
  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共同创设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能给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以及掌握内容的基本要求。在传统讲授中教师都会将本课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可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尝试着把本课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实现课堂归纳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要使学生归纳这一环节能落到实处,首先要求学生全面复习所学内容,学会梳理知识,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干知识是什么,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听课效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让学生学会根据关键词和主干知识,勾勒出本节课的详细的知识结构图,并让学生将知识结构图补充完善,要求说明修改的理由,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修正错误的能力。最后,让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知识与以前所学知识直接的内在联系,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结合生产生活谈本节知识内容的现实意义,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归纳小结中使知识得以升华。
  综上所述,只有教师围绕新课程理念,把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落到实处,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