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卫平
一、观察的全面性
1.明确观察目标。要求学生根据目标选择好观察对象,以便搞清所要解决的物理问题。例如:在讲观察水的沸腾这个实验时,要明确指出观察的目标是水在沸腾过程中,在水内部发生了哪些现象,水的温度即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明确了目标,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得出正确结论。
2.制订观察计划。如在讲滑动变阻作用的课堂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确定好观察步骤与项目。(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2)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方向;(3)电流表示数变化;(4)电压表示数变化。通过观察以上四项内容,最后通过分析计算得出结论。从课堂效果看,按照这种设计步骤进行,学生能面对复杂的物理实验而毫不遗漏地观察到所有的物理现象,使观察过程严谨不乱,富有科学性。
3.注意观察方式。例如:弹簧测力计的教学,首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组成。其次,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观察刻度上来,让他们认清刻度各表示多大的力。启发学生明确: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是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是它的准确程度。再次,引导学生注意指针,要求他们检查弹簧测力计在自然悬垂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位置,应如何调整。最后,让学生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观察弹簧测力计长度的变化跟拉力有什么关系,使他们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建立初步表象。
4.把握观察角度。“盲人摸象,不同说法”讲的是只看局部,不看全面。例如在暗室做日食和月食实验时,随着代表月球的气球的转动,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代表地球),分别能看到灯(代表太阳)、看到半个灯、看不到灯,如果不移动位置观察,就不能得到全面的认识,可见观察的全面性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观察的准确性
1.端正观察姿势。在观察刻度尺、游标卡尺、各类电表等仪器时,目光一定要正视刻度,若目光有所斜视,就会导致观察结果出错。
2.注意实验条件。我们应把握好实验的条件,尽量使要观察的物理现象在更接近标准的情况下产生,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3.选好观察仪器。从不同精确度的仪器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往往不一样,可能导致观察出错,给教学带来不便。例如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单根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流很弱,一般的电流表指针根本不会偏转,我们要采用灵敏的电流计甚至加接一个微电流放大器,方能准确观察到指针偏转这一物理现象。
4.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要使学生观察准确无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在研究“水的沸腾”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产生气泡的不同情况,并让他们思考:“为什么水沸腾前,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以至到液面就消失了,而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达液面就破裂呢?”这样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与物理联想、物理探究相结合的训练,学生就能逐步做到观察全面、深刻、准确、敏锐,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和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
5.树立健康的心态。要求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不迷信权威人士、科学家的观点结论,做到不人云亦云、用心观察实验事实。有的学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或认为自己观察失误,结果使得物理观察没有意义,我们应要求学生确信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的事实性,不以理论代替事实,分析原因,避免把观察的注意力引向歧途。
三、观察的敏锐性
1.加强观察的目的性和有序性训练。例如在研究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我们要明确观察目的,观察程序。根据实验要求,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这样才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注意学生注意力的结构,并及时进进物理观察的指导法。例如在探究熔丝熔断的原因的实验中,我们要让学生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在开关闭合熔丝熔断的时间上,闭合开关,熔丝如果立即熔断,是短路故障引起的;如果慢慢熔断,则是超负荷运行引起的。
3.培养学生对物理观察的兴趣、情感和需要。例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改为学生实验,先让每两位同学自制一组实验器材。把一块白色硬纸板一折为二,沿折痕处标上法线ON,以折痕为中心向两边分别画上相同大小的角,用不透明纸蒙在手电筒上,在纸上开一条狭逢,按亮手电筒,就可获得一条光线。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此步骤完成实验,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能捕捉到所需的物理现象,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能力、注意力都很有帮助。
四、观察的深刻性
1.注意观察活动中分析、综合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使观察深刻,学生必须充分调动大脑的思维活动,善于分析综合,善于数学推理。例如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的实验时,通过实验分析,学生能善于培养推理能力。
2.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在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注意重要的物理现象,抓住实验的本质特征,“过滤掉”那些由于器件精度或实验条件限制产生的影响,捕捉有效信息。
3.尽量将物理现象从多角度加以展现。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带上教具,组织大家到大自然中获取该节内容的知识,引导学生从观察“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放在弦上的小纸片被振动的琴弦弹开”到观察“风吹树叶发出哗哗声,树叶振动”,从观察“扔到河里的木块引起水面振动,形成向前传的水波”到联想“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再用实验来进行探究。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观察和物理联想、物理探究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有深刻的认识。
4.掌握实验原理、规律和方法。要求每个同学在实验之前写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方法等。课前老师检查落实后,学生方能进实验室操作。另外,为了使观察显得深刻,还应要求学生弄清楚某仪器的内部结构。凡是能够拆开的仪器尽量要求学生拆开,看看仪器内部到底有什么“货色”。
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与课外学生实践活动,能提升绝大多数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使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得到发展,自主学习的水平和对科学的追求精神进一步自觉化,体现了建构主义强调的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当然,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力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任务,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