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几点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清筱

  一、高职学生特点
  对于大学生,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时代,其特点也并不相同。70后在选择专业上大多以父母的意志为准,可以说对于大学专业完全缺乏了解。而80后选择专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跟风,对于所谓热门专业并不了解实情和就业前景,也大多依赖家长作出决策,缺乏主见。盲目选择专业带来的必然后果是盲目的大学生活。80后不少人形容自己的大学生活都用了一个词:“迷茫”。当他们开始找工作时又陷入新一轮的跟风。而90后的孩子则不同,由于网络的普及和教育民主程度的提高,对于自己的人生表现出来的信心和理性远超过他们的前辈。在本科专业选择上,他们会更多地去了解具体情况,更多地依据兴趣而不盲目跟风,甚至会结合世界趋势来考虑,更清楚地认识到上大学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新开始,而决非应试教育任务的结束。总结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认知很强。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这个特点尤为突出。在高中时代,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其他学生稍差些,但是其自主性和特有的一些才能更突出。进入高职后,这些学生的特点在特有的环境氛围下会更加突出:标新立异,现实性强,很明确自己的需求,与社会接轨得好,尤其与社会接触上,比普通高校学生要理智得多。
  二、高职学生心理
  高职学生年龄大多在17-20岁之间,生理已基本成熟,形成了一定的观念和道德习惯,但还不够完善,甚至不正确,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在实际中他们承受着学习的压力,还面临着就业的严峻考验,在他们的意识中也常存在自相矛盾的状况:为理想将要变为现实而跃跃欲试,也为缺乏经验而感到不安;自豪感与自卑感共存;独立性与依赖性交织;情绪与理智并存;强烈的求知欲和相对较差的识别力相依,等等。一些学生只要求权利而不尽义务,只要求被理解而又不理解别人,只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这种不稳定、不成熟的心理状态,形成了高职学生特有的特点。
  首先是对前途的忧虑和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加上社会目前对高职教育的偏见,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占多大优势。一些同学忧心忡忡,产生紧张焦虑和迷惘无从的心理,对走向社会缺乏心理准备,表现出严重的危机感;有些同学为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除了专业课程,还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计算机、外语等热门专业,参加各种考证考试、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等。长期的紧张状态,一旦努力失败,就会产生消极心理,甚至严重的心理挫折和失败感。
   其次是社会认知带来的心理问题。高职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但人们对它总带有一些不正确、不全面的认识,如社会上有一种“高职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观念,在学生中形成高职大学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加之受某些不健康思潮、传媒传播的不健康信息影响,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心理。高职学生生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高考招录的统招生;二是通过参加独立考试的“三校生”;三是五年连读的高职生。其中“三校生”和五年连读高职生对升入高职学习有一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但基础较差;而统招生总是感到失落,相比考上大学的高中同学总觉得“壮志未酬”,对高职教育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不能正视现实,带有心有不甘的态度屈尊来读高职,失落感、挫折感十分强烈。一些同学在进入高职学习后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互比较,发现自己在学习或者其它能力上显得平常,甚至处于下游,受外界因素影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产生了失落感,甚至会产生心理问题。
   最后是学习目的不端正和学习困难带来的心理问题。在高职学生中,学习动力不足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自己产生怀疑或对自己的未来过于担忧,惶惶不安,时间一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同学学习基础差,在潜意识中认为应该学习,但又畏惧学习,对学习目的认识模糊或不端正,没有毅力和恒心。有的同学不适应高职学习的需要,学习吃力,逐渐产生厌学、畏难、怕学的思想,产生挫折感,引起心理障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心理不成熟与身体成熟的矛盾、同学关系、家庭矛盾、周边生活环境、缺乏与人沟通、师生关系紧张、考试焦虑及个性差异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针对这些特点,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建设,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和专业的心理老师,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争取做到有的放矢,万无一失。
  三、高职学生毕业以后需要具备的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的基本职业能力具有应用性、专门性、层次性、个体性、可变性。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时候应该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
  1.专业与动手能力。高职教育的专业动手能力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和特殊的意义。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系统地掌握一门专业理论知识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才,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把成熟的技术与成功的设计引进、消化、付诸实施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我国要加快 经济 发展的速度,除了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能熟练掌握 现代 技术的、动手能力强的劳动大军。因为这些动手能力强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动手操作能力是高职人才最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是有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主要特征,也是保证高职学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
  2.交际与表达能力。高职院校应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交际沟通的意识,掌握交际沟通的原则,懂得交际沟通的礼仪,学会运用交际沟通的工具,强化学生社会交际沟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的艺术,从而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交往中应付自如,立足社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除此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信息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以更快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建议
  1.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利用假期及其他课外时间,督促学生走上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同时在校内,增加勤工俭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专业课尽量多安排实验实训内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一毕业就能直接去顶岗。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尽量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可以通过开联欢会、联谊会、毕业洽谈模拟会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4.在学生的考核方面,以实训考核为主要手段。这种考核手段可以督促学生继续加强动手能力。
  总之,对于高职学生,应该针对其特点和毕业后的定位,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进而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动手能力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哲.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3).
  [2]伍棠棣,李伯黍,吴福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王有智,欧阳仑.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尹登海.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