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数学课堂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新乙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二十一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数学新大纲》中明确说明高中数学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应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加以重视和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我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关于培养创新意识的看法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创造动人的情景,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师应经常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教师应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在教列代数式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学生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讲授到“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预先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不一的圆,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分开小组进行拼图、讨论,找一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一般都能找到三种或四种位置关系,最难找的是内切和外切这两种关系。经过我的启发,学生反复讨论后,对这五种关系一目了然。这节课创设了富有感染力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还必须改变单一的演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开阔、更全面地进行思考,从而诱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
  二、优化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指导学生质疑,使学生能自觉地寻找知识的关键所在,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得更加主动、深刻。同时,质疑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正所谓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其中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很多老师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的新知识讲完,练习题让学生做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材教学观,过于强调教材的绝对性,忽视了学生个体与教材的联系和作用。知识的应用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多关注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新修订大纲强调的。教材中规定的作业,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教材中每道题的作用,把握每道题的指导、完成及评价方法,是衡量一个教师钻研教材深浅、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应对作业练习的多层次多角度理解,使之更巧妙、更科学、更合理,让学生爱做、能做、会做。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教师特别要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与学生身边的事理结合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
  三、找准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应当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在解题中则应当要求学生独立起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多思善问,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创新的开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我鉴别。
  四、利用实习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理论的多少,也不仅仅在于其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学生性格活泼,既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又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提倡做中学,通过问题学,着重从学生今后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使学生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能适应变化发展的世界,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和关心未来,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设置的,它是我国教材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星期天、寒暑假,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作好自己假期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并安排课时进行交流,论证计划的可实施性,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要求学生写出了一些比较象样的学习报告、小论文等。
  五、鼓励创新
  师生合作的思想改变了实际上存在的“教师凌驾于儿童上”的旧观念,用学生之间的协作创新的办法,代替仅是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学习模式,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讲给同学听,让其他同学进行讲评,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到教学交流。教师的角色应逐步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和求异,大胆地联想和想象,大胆地假设和构思,肯定学生的创新,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并借助“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总之,教师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