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动手操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漆振波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通过操作将抽象问题变得形象具体,可使进一步理清思路、澄清认识,获得感性认识,促进理性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等心理特征,经常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动手操作会让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与磨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收获知识,体验成功。那什么样的动手操作才是有效的?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迫、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创造地学习。而兴趣支配人们的行为的动机,并非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引导,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分苹果》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3个活动。活动1: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师:有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可以放4盘;用4个5相加得20,可以放4盘;从20中减去5个4得0,可以放4盘;也有的学生列出除法算式,这时让学生用20个圆片摆一摆。)先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讲一下除法竖式的写法,师再总结。活动2:体会平均分后出现余数。师:有20个苹果,每盘放6个呢?请每个同学用苹果图片分一分,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竖式。(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研究竖式各步表示什么意思即单位名称的写法,并介绍余数。)活动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先由学生操作,再列出除法竖式,14个苹果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这样通过操作,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经过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体会到学习除法的必要性,了解了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激发了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自己去研究、去动手操作。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实践出真知”这个浅显易懂的哲理告诉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实际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都是前人在实践中得到的。所以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用实践来验证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操作的过程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就是形成技能的过程。如果说教学生怎样想是明于心,那么教给学生怎样做就是动手。技能是练出来的,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更要培养其多动脑、多动手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利用学具在小组内探索长、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用“折一折”的方法;2.用软尺量的方法;3.用铅笔比的方法;4.用毛线量的方法;5.用三角尺量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我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探索,使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遇到问题互相讨论,使课堂便得轻松活泼、丰富多样。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的心智才能得到开发。只有学生有时间,有条件去接触,参加实践,他们才能锻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发现规律,总结经验。
3.动手操作,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人的思维,从整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需要大量的感性经验作基础。在数学课中,教师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机遇,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在教学《欣赏与设计》、《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观察几幅图,想想这些图形是什么,是怎么组成的?用在什么地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幅图画,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自由自在地表达想法。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但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4.动手操作,要注意调动学生的脑、手与口
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几何形体时,学生用纸折角,用尖头刺手心,用硬纸条做活动的角,用铁丝、小木条围成长方形框架。我让学生用他们的小手去触摸、感知,加深理解,建立丰富的表象,提高空间的想象力。例如:用两个圆圈和三根等长的铁丝制成框架式的形体,展开后经过观察与讨论,学生思路打开,想象丰富。有的把这个框架式的形体看作有底无盖的油桶,有的看作是有底无盖的水桶,还有的看作是无底无盖的烟囱,还有的看作是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充分的扩展,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尝试、探索,善于发挥能动性。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形成鲜明的表象感觉、知觉。印象是思维的源泉,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理解和记忆。这样也就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从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安排学具操作,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亲身体验,理解新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