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与交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的今天。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与交流的舞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前提
  民主、平等是互动的第一法则。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成为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协作者,成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畅通交流。实践证明,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处于积极互动的探究学习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在学习中会发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应怎样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共同研究?在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提“两种问题”。一类是学生自己弄懂了的、用来检验别人是否能懂的问题,可以说:“我考考大家……”另一类是学生自己不大理解或者不懂或是有不同看法的问题,用来请教同学或教师,可说:“我请教大家……”教师并不着急去表态或解答,而是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师生共同商量着解决。这样,教师不仅是教者,而且是学者、思者和听者。
  长此以往,学生就能真正意识到师生在一起学习,不是靠教师的权威性,不能有依赖思想,而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师与生都是学习者,都可以参与把握和控制课堂教学。这样使学生敢于说、善于学,有利于师生相互了解、彼此沟通。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在课堂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就必须先创设情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思维品质,丰富思想感情,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小音乐家杨科》一课,我围绕“音乐”展开互动。为了引导学生读懂音乐的语言,从而感受课文所蕴涵的情感,我着力进行了铺垫:课前师生做了一个音乐游戏――读懂音乐的情感,播放了三段音乐(柔和欢快的、悲哀的、愤恨的),让学生听后,与音乐充分交流,畅谈个人独特的感受。这三段音乐是我特意根据课文内容的情感起伏安排的,因此当对课文相应的段落学习后,请学生自己挑选前面的其中一段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他们不但充分读懂了音乐语言,感受到课文所蕴涵的情感,而且进一步体会到杨科对音乐的热爱,初步形成对弱者同情、悲愤的情感。
  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情景的创设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能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基础。
  三、重视合作性学习
  处于同年龄层的学生合作学习,可以提出不同见解、观点,然后通过讨论、交流促进理解的批判性信息。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和帮助,就产生了师生互动的效应。
  对于课文中编排的一些科学知识性强的课文,只凭读、讲,学生不能深入理解。这时不妨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让学生在动手参与中寻求理解与运用。如学生在学习《詹天佑》一课的“人”字形线路这一段课文时遇到了困难,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课文,然后利用手边的文具盒、书本、铅笔等架成“人”字形线路,接着同桌两人一组来开“火车”。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都兴致勃勃地架起“轨道”,开起了“火车”。“火车”开得对不对呢?教师便在学生中间来回指导,甚至手把手地教。最后,挑选开得最棒的“驾驶员”上讲台演示。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但能促使学生手脑并用,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同时能解决课文的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学生比较难懂,只靠教师的串讲会显得枯燥乏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应抓住教材的特点,设计一种能让学生“活”起来的教学活动。在教《奴隶英雄》一课时,我利用教材是剧本的特点,采用表演的办法,让学生深入领会剧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奴隶社会的资料,了解奴隶生活的悲惨;再让学生自由在班内组成表演小组,按剧本要求排行(每个人都要参加,自由组合);课上各组进行表演比赛,每位学生都是评委;表演完后,小评委们开始“评头论足”。正是在这样一个群体参与的“评头论足”中,学生知道了奴隶反抗的原因及奴隶制度的罪恶。
  四、课堂充满激励与赞赏
  在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诚地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树立其自信心,增强其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状态才能积极、饱满,才能在课堂中充分参与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让学习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让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的结构”,从而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同对方的交往而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五、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
  所谓“大问题”即粗线条式的问题。这种问题应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思路的选择,而不仅是对某一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蹴而就的验证。当教师把“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抛掷给学生时,就如同把学生投置于一个偌大的陌生领域,学生可以放开手脚,但在茫然回顾之际又必须加强联系,找到救生之路。这有利于为学生扩大互动空间和互动需求。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要鼓励学生启迪智慧,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关键要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要让学生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记得在一次听课活动中,一位教师在教学《天鹅》一课时,在课始、课中、课后安排了“天鹅,我想对你说”的教学环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师:请你们再读小天鹅体力不支停下来的部分,你是否有了新的感受?此时,你想对小天鹅说什么?
  生:(鼓励地说)小天鹅,你拼命鼓动翅膀,却还是难以继续向前飞行。但我相信经过一夜的休息后,你的翅膀一定会变得坚强有力的。
  生:(赞赏地说)小天鹅,你真聪明,知道在关键时候养精蓄锐、调整状态。
  ……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思想感情的变化外化成了激情四溢的个性化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其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提供充分进行语文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地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交流与互动的舞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