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盛
摘要: 创业教育不同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学科教育、创造教育,有其自身的内涵。本文分析和列举当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学生能力培养盲点,解读和借鉴美、印两国创业教育的特点与经验,提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学生能力培养路径:一是统一教师的培养理念,以树立学生自我创业意识的主动性为标准;二是开设独立的创业教育课程,把创业教育与专业常规教育结合起来;三是保证创业课程中的实践课比例,使学生创业体验经常化;四是组建校内外创业教育评价机构,评价和指导创业教育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学生能力培养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受到党和国家各级部门及领导的高度关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当前的宏观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技能的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关系到个人生计,关系到学校发展,更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一个颇具紧迫性和时代感的问题。把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一、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高职院校在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首先应当厘清“创业教育”的实质内涵,区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创新教育、学科教育、创造教育的区别,以正确把握创业教育的精神实质。
(一)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两者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质量观。前者强调“适应性”,服从于已有的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后者强调“创造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目前而言,两种教育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就其重要性来说,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远比就业教育大,应当由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
(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格,铸造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创业知识和技能,锻炼其市场开发和经营能力,培育其正确科学的创业心理。所以,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深化、升华和必然结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方式,属于素质教育。
(三)学科教育与创业教育。
学科教育的实质是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它与创业教育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坚实的人文知识是人们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基础和源泉。高职院校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要求,实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因此,创业教育应该和学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需要在学科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和养成。
(四)创造教育与创业教育。
创造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多侧重在操作层面上,如动脑、动口、动手,小发明、小制作,或开展思维训练,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而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创新教育,改革教育方法或增减教育内容,重新定位教育功能,意图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追求。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学生能力培养盲点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工作盲点,不利于形成真正有效的创业教育职能,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难以真正实现。
(一)创业教育就是创业能力教育,忽视就业观念培育。
传统的就业观念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和创业激情,制约着大学创业教育健康发展,学生毕业吃不上“皇粮”,创业或自谋职业者被当成“不合格的大学生”、“没有真正毕业的大学生”。据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项目42个成员的平均水平。[1]现在,许多高职院校仅仅花大力气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上,很多学生具备创业能力但往往对创业做法感到心理障碍。
(二)创业教育就是创业大赛,以赛代育。
当下,为鼓励学生创业,许多高职院校组织开展了名目繁多的创业指导及创业计划竞赛。这些活动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调动积极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活动的作用是有限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流于形式的教育,不具有可持续性。
(三)创业教育就是常规学习教育,没有创业实践。
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只是开设一些创业课程或讲座,如《创业学》、《创业教育》等选修课、知识讲座。有的学校则是通过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的创业教育目标融入日常课堂教学,增加实际案例的学习等。这实际仍然停留在理论教育环节,缺乏必要而真实的创业体验。
(四)创业教育就是毕业生的阶段性教育,目的是提高“就业”率。
大多数高职院校仅仅是将学生的创业教育安排在毕业年级学生中,或者是学校的整个创业教育舆论氛围对学生造成观念误区:创业课仅仅与毕业生有关。应当明确的是,创业教育虽然其落脚点是促进就业,但其手段和方法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培养、就业观念转变、创业心智培育等。而这一切显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由学生(毕业生)在最后一年级学习和消化。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借鉴与现实路径
创业教育已成为今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各国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学家都在围绕这个主题研究创业教育的理念、机制和方法。总结其创业教育特点、模式,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一)美、印两国创业教育的特点与经验。
1.创业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且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强。
印度已有超过100所大学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加尔各答管理学院把创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围绕管理科目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有30%的毕业生自我创业。[2]美国百森商学院设有创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外延拓展计划,课程分为公选课程与核心课程。公选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内容涉及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及社会分析六大领域;核心课程体系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五个部分。[3]
2.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多样化。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机构种类很多,有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制定和实施创业教育课程计划、创业教育研究计划、外延拓展计划;创业家协会,由杰出创业家组成,参与教学,为创业提供资金和捐助;智囊团,由外聘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就创业教育提出建议与措施,发挥咨询与外联的作用;创业研究会,召开学术会议,出版论文及相关资料;家庭企业研究所,负责开设家庭企业讲座,举办家庭企业研讨会,颁发杰出家庭企业奖,帮助家庭企业快速成长并成功把企业交给下一代。[4]
3.科学的评价体系。
随着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其评价体系也变得日益重要。美国学者威斯帕提出了评价创业教育的7个指标:提供的课程、教员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对社会的影响力、毕业校友的成就、创业教育项目自身的创新、毕业校友创建新企业情况、外部学术联系(包括举办创业领域重要学术会议和出版学术期刊)。《商业周刊》等杂志也先后对大学创业教育进行年度评估。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机制的运作,增强了学校间的竞争,促进了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学生能力培养路径。
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盲点,借鉴国外创业教育实际经验,笔者提出如下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1.创业教育首先必须统一教师的培养理念,以树立学生自我创业意识的主动性为标准。
高职高专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被动就业的观念转变为主动创业的观念,鼓励他们将自主创业作为人生的追求,将自己的知识、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实现自己所期望的人生价值。学校要通过创业教育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激发起他们自我创业的创业意识与创业欲望,引导学生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走自主创业之路,为自己、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2.开设独立的创业教育课程,把创业教育与专业常规教育结合起来,保证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和长效性。
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靠专业教育来实现。专业教育是基础,创业教育是实践、应用与发展,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但必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根据专业的具体特点,研究和设置一、二、三、四年制的长效性创业课程,从创业理念课到创业实践课,渐次推进;从一般创业技能培养课到行业实际能力需求课,分步实施,保证创业教育的质量。
3.保证创业课程中的实践课比例,学生创业体验经常化。
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创业体验,职业院校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按创业活动的顺序逐步体验创业内容,如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经营地点、设计店面、给企业取名字、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广告策划等。通过校企“联姻”,在大中小各类企业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另外,把创业教育的课堂搬到社会之中,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状况、社会职业分布和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创业成功人物的事例,对这些调查得来的信息进行分析,教导学生如何分析市场结构和需求的能力。
4.组建校内外创业教育评价机构,评价和指导创业教育成效。
一方面,高职院校内部应当在相关部门设置创业教育评价工作机制。如科研机构负责对创业教育承担教师的相关学术论文进行考评,从数量到质量,特别是学术论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组织人事部门可以定期收集和整理毕业校友的创业信息,这是对创业教育成效最直接的评价方式。另一方面,建立校外的评价系统。由学校牵头,校友自发成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顾问团,定期对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成立家长联谊会,加强联系,对学生的创业心理塑造提出整改意见。
参考文献:
[1]蔡克勇.创业教育亟待加强.中国教育报,2005-7-20.
[2]易红郡,王晨曦.印度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对策及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
[3]陈浩凯,徐平磊.印度和美国的创业教育模式对比与中国创业教育的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6,(9).
[4]柴旭东.中国、美国和印度三国大学创业教育比较.高校教育管理,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