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侍卫松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建立师生互动、激发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努力营造一种开放、和谐、宽松的“人人和谐”地理教学氛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为此尝试作一点有益的探讨。
一、通过课外活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同学间的了解并建立团结向上的集体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只要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就能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就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集体凝聚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活动。比如2008年中秋节那晚,我组织十几位同学举行了一次“观月,谈理想”的小活动,望远镜、茶果、月饼都是我负责提供的。活动中,大家现场观测天文,谈理想,谈未来,一夜间大家成了知己,喜怒哀乐共分享,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之后我又组织了几次活动,在活动中,我既做活动的领导者,又做活动中的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我不但可敬,而且可亲。由于有了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这使我深深体会到,活动搞得越好,它的号召力就越大,凝聚力就越强。它能使集体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局面,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二、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地理课堂气氛
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优良的潜能,都有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只要条件许可都可以发展成为个性健全、富于创造的人。所以,我们应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课堂上允许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成熟的或不成熟的看法,让学生在争辩中逐渐成熟,形成判断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只有积极创设“和谐”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才能乐于学习、乐于创新,主动地去探索新知。例如讲到旅游地理时,我和几位同学设计了一个“旅游计划”,自行组织一次自由县城行,写一份计划,内容包括交通、费用、路线,景点等,每组安排一位同学将计划向全班同学作报告,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质疑。结果同学们个个奋勇当先,上网查资料的,图书室找内容的,打电话查询的,大家各抒己见,相互督促,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样,既提高了旅游知识,又提高了集体的凝聚力,效果非常明显。
三、激发地理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和谐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利用课件巧妙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新课引入的方法要打破传统新课引入法的局限,它不求知识的完整与体系,而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心理、生活入手,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内容来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探究,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讲“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时,用flash制作的《沁园春・雪》和《村居》给同学们展示图、文、声并茂的课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这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为我们描绘了哪个地区的壮丽画面?而下面这首诗中所呈现的又是哪个地区的迷人春色?“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不用说,大家都能立即判断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是北方和南方地区。可见,新课导入的关键不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在哪里、是什么,而是要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造的灵感,从而实现寓教于乐。
2.在课堂上强调地理学科在生活中的用途比较大。给学生举例,诸葛亮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战争中取得了像“草船借箭”等辉煌战绩;学生以后开车做买卖须经常与地图打交道――必须学好地理;再如,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非常6+1》)中的一些竞猜问题,有很多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都能够激起学生学好地理的欲望和决心。
3.在课堂上教师能放下架子做到师生平等,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拉近了师生距离,消除了因师生关系不平等,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落的现象。笔者采取了许多方法,收效很大:(1)上课前一二分钟讲个笑话;(2)讲历史故事,如在讲授“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里的京杭运河时,向学生讲隋炀帝以及其它与地理有关的历史故事;(3)师生共同演示表演,如在授课地球运动时,以学生或教师的头比作为太阳或地球,师生共同模拟运动轨迹和产生的现象。总之,老师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要具有和谐教学的教学语言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在地理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语言这个载体来实现。地理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因此,和谐的地理课堂的有效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简明扼要、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语言还要语音清晰、音量适度、有节奏感,也才能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和谐的地理教学体现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要求,从学的层面上来理解,就是感受和谐、学习和谐、展现和谐。人的追求是无限的,人的追求水平越高,他们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就越不满意。我们只有为每个孩子点燃发现之火、探究之火、创新之火,并让它越来越旺,最终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发现之国、探究之国、创新之国、强盛之国、和谐之国。而这也便是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孩子不断有新的起点的动力源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