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探究过程,培养科学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迎春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这都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当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营造融洽的探究氛围,关注学生,使其乐于探究,引导学生勇于提出探究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与预测,自由设计探究方案,在老师的协助下收集数据资料、经历探究过程,积极与同学交流认识与体会,乐于分享探究成果。
一、体验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而创设丰富的、有趣味性的、有现实性的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吸引学生主动到实践活动中去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开端。
在“被压缩的空气”教学中,我把教学情境进行生活化。
1.在引入课题时,我先以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出问题:
“同学们,谁玩过拍皮球呢?”
“那好!现在桌上有两个皮球,根据你的经验猜测哪个会好拍?”(在课前先为每小组学生准备两个不同颜色,不同气压的皮球)
“你为什么说那个好拍呢?”
让学生对涉及平时生活情境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增强学习气氛。
在教学“吹泡泡”活动中,教师问学生,喜欢吹泡泡吗?然后自己配制溶液,做吹泡泡的游戏。用铁丝弯成各种形状的框,制造泡泡。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样越多越好。吹过泡泡后,让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情境,头脑中的问题不断地涌现,思维变得活跃起来,提出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形成探究预测,设计探究方案
提出假说是科学探究的必经之路,在学生有机会进行观察、提问并运用材料进行探究之后,随之将形成探究的预测,学生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解释现象的发生。
在“神奇的水”中,要把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实验之前我先让学生预测放多少枚回形针水会溢出来。猜猜1元钱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让学生把猜测的结果写下来,然后亲自做一做。
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实验中,我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再把马铃薯分别放在准备好的清水与盐水中,学生看到不同的结果感到好奇。预先看过书本的学生,回答道: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水是放了盐的。“放进了盐的水真的会使沉的马铃薯浮起来吗?”我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三、经历探究过程,感受探究奥秘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实验中,我让学生进行探究,可是放进一勺盐马铃薯没浮起来,放进两勺盐、三勺盐还是没浮起来,学生开始产生了疑惑。可一些不甘心的学生,干脆把整包盐倒进水中,搅拌一下,发现沉下的马铃薯终于慢慢地浮起来,并得意地把这一发现告诉同学:“要放进大量的盐,马铃薯才能浮起来的!”各同学迅速验证了。“放了大量盐的水会使沉的马铃薯浮起来,放进糖、放进面粉也能吗?为什么?”学生继续亲身探究。(原有体验与现实不断产生矛盾冲突。)这样,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不断思考,引导学生大胆地尝试与探究。
四、反思探究过程,拓展探究认识
学生在对观察、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核实、解释后,需要对其进行概括和整理,从而有利于发现其中的规律。另外,在课堂上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使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最终能解决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验为基础的论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发现和认识,会有许多相异的思维,交流显得尤为重要。交流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把个人的发现转化为全班同学共同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针对带有共性的难点,进行有效的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实现前概念到统一概念的转化,从而理解科学知识,领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总之,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挖掘学生探究的潜能,让学生亲历探究,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