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金东
摘要: “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特点入手,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成绩,更易于教师开展教育工作,轻松愉快地实现教育目的。作为职业学校,很多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而言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良好的身心发展,培养其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作为数学老师,下面我主要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来说明如何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一、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
1.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尊重学生人格。
不同学校对学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现代教育总的人才类型有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与之相对应的人才有通常所说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技术工人。前两种人才分别由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培养,后两种人才则由职业教育培养。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工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员。这样一个定位,不仅把中等职业教育一直模糊的培养目标理清了,而且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明确地区分出来,更为在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内部的融合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面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定位,学制改革迫切需要进行学习形式的改革,教师作为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学习形式的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不仅要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而且要把每个学生都看做是有独特价值和潜能的人,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尤其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困惑和问题,有部分同学甚至自暴自弃,这时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恢复,促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发展。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通过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师生应当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固然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精深,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还有所不及。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师生应该是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教师;教学不再是教师生硬的灌输,而是师生之间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启发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产生共鸣,同时让他们互相之间能够取长补短。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构建师生关系方法
1.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密切师生情感关系。
课程是培养人才的蓝图,课程改革是核心。总的来说,职业学校课程建设存在的共同问题就是学科性倾向。面对就业导向,这一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各类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总方向是从传统的学科知识系统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变。所谓学科知识系统化,就是在课程设置时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就是在课程设置时,按照岗位需求和工作程序进行,强调实际的操作技术。是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设置课程,还是按照学科系统化设置课程,这要由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对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要求而定。在高等职业教育以下层次的教育中,工作系统化课程应占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民主的思想观念,确立培养现代人意识,并积极地把这种思想观念和意识贯穿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这些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在真正实施起来时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要倡导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彼此分享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和观念。这一点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如果不发挥主动性,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我在教学中真诚地了解和关心学生,通过问题的情境设置、问题的讨论,使他们能进一步地深入进来,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在考核体制上,我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师,要容忍学生想法的存在,鼓励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
2.教师要主动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职业教育属非义务教育,是和个人利益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就学校而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教师是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要塑造别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比较高的文化品位,这样才能影响学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教师必须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熟知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同时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就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本身比较枯燥,如果只是一味地去责备学生,那就无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只会是产生厌学和逆反心理,从而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学校主要负责高等数学的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对职业学校而言,就是对于本科的学生而言学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我将枯燥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以及他们的专业课相联系,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给他们介绍数学家高斯;在学习极大值和极小值部分把它们比作山峰的顶部和山谷的底部,从而进一步介绍最大值和最小值,这里我们上课时如果能用多媒体结合山水画效果会更好;在介绍微分方程时,结合他们要学习的微分电路来进行说明,当然还有其他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实践证明,在介绍相关内容时,学生的听课认真程度明显加强,他们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的劲头也更加足了。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应该告诉他们这些内容的起源以及他们对于后面所学的专业知识的作用,同时适当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可以把枯燥的内容进一步生动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我想在国家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
[2]俞仲文,刘守义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