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上人文历史的体验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龚永恒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化学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化学课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作为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资源,化学史在化学教师中的价值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化学史的教育功能,积极探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化学史教育功能真正走进课堂。
体验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体验学习的有效性与情景密切相关,在历史的背景下看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使化学知识、原理和规律变得生动、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这是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一、通过阅读体验
化学史是化学家长期艰苦认识物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历史,更是化学家人格、信念和智慧的写照,其中有传奇灵感的辉煌,也有失之交臂的遗憾;有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胜利,也有失败和挫折的教训。因此,教师只有理解史料的深刻内涵,把握史料的教育功能的侧重面,选择多种教学设计,使学生产生丰富的体验,才能使化学史教学真正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艺术性。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穿插史料阅读,内容包括化学家的趣闻逸事、重大发现、著名实验等。
例如,在学习《原子》时,我介绍了化学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各种媒体了解他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画出各自想象中的原子内部结构。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的原子内部世界。学生都感受到了想象力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通过发现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引导学生去追踪化学发展的轨迹,获得对化学知识的亲近感,能增强他们的主动求知精神。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课堂的每一个声音,尽量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所有观点应该予以重视,不要轻易作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我先介绍了300年前拉瓦锡为了推翻“燃素说”用了近5年的时间研究燃烧实验,终于得出了科学的燃烧学说,而且他由实验结果还得出了著名的“物质不灭定律”,使化学由对物质的定性研究进入到了定量研究的新阶段。然后我指导学生重做了拉瓦锡那个著名的实验――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我把学生分成了4组,第一组学生做的是白磷在敞口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第二组学生做的是白磷在密闭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第三组学生做的是硫磺在敞口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第四组学生做的是硫磺在密闭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我们的天平保持平衡。”“我们的不平衡。”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为了说服对方,大家都要找出对方的错误。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了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之处,就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也就是能准确称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天平不能平衡的那两组再在密闭的容器中做实验,也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一节课不知不觉结束了,但学生意犹未尽。
三、通过实验体验
教材中的许多理论、概念和规律都是科学家在无数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出的。教师可以尽可能创造条件,把科学家做过的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亲临其境去体会和感受科学家探究的艰辛和快乐,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中《水的组成》时,我介绍了被誉为“化学之父”的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拉瓦锡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对于一些前人的古老的陈旧的元素观念一直持怀疑态度。比如当时很流行的“四元素说”,把水、土、空气和火看成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在当时,有些化学家根据水长时间加热有沉淀生成的现象认为“水能变成土”。他认为要解释这些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实验。这个实验一直进行了101天之久,证实了水不能变成土,那些沉淀不是土,而是玻璃上的物质被热水侵蚀而后形成的沉淀物,土不是基本的元素。后来,他在别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水也不是一种基本元素,而是一种物质。“水是一种基本元素”的说法也被推翻了。化学家的感召力和化学史的真实性,唤起了学生体验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达到了知识、能力、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四、通过视听体验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教师可以用图、文、音、像等多种方法给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活力。在新的化学教材中,内容不但更贴近生活,而且有更多的精美的图。与我国悠久的文明史有关的有瓷器。我利用教材中的一幅图,向学生介绍了被誉为“我国第五大发明”的瓷器。我先播放了学生都很熟悉的周杰伦的歌――《青花瓷》,然后问:“你们知道青花瓷是什么吗?”接着用投影仪投影出在课本第一页出现的元代青花龙纹大罐。我向学生介绍说,这就是代表了我国制瓷水平的元代青花瓷罐,此罐在拍卖会上拍出的价格超过1000万。接着我简单地介绍了瓷器的艺术和历史的价值,和瓷器的烧造过程。学生在第一节化学课堂上,就了解到有了化学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好。
在这一节课中,我还播放了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闭幕式上那些璀璨的烟花的视频。特别是那29个用烟花放出的大脚印和用烟花打出的五环标志。我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为我国悠久高超的化学工艺骄傲,更为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创设生动活泼的史料情景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不是目的。教师不能为教化学史而教化学史。教师要使化学史走进课堂,真正成为化学教学的一部分,就必须将其与学生所关心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适应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抓住中心,突出重点,把握时机和分寸,切不可本末倒置。
化学史在化学教育中还有许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学生学习一点化学史方面的知识,不但可以拓宽知识领域,而且可以学习科学的观点、方法,形成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