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尚琪
摘要: 本文对拓展训练的起源与概念进行了介绍,对我国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拓展训练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实施的基本内容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方案与可开展的项目。
关键词: 拓展训练高校公共体育课应用
1.拓展训练
1.1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BOUND,中文译为“拓展”或“外展”。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时英国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通过强化的、富有刺激性和冒险精神的专门训练,锻炼年轻海员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二战后,该训练几经演变,适应了现代人提高素质、完善人格和回归自然的需要,其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被保留下来,成为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潮流中的一项新时尚,成为素质培养的一种时尚活动和企业培养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各类群体,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人格训练、管理训练、团队精神训练等方面。通过拓展训练,参与者能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
1.2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是借助于精心设计的特殊环境,以户外活动的形式让参与者进行体验,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涵的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实现可趋向性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在中国,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的模式,它使学员通过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自我认识。
2.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现状分析
近几年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原本不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显得更加缺乏,体育师资力量和专业结构也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体育需要。与此同时,体育教学在不断地革新,而高校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和再学习的机会又相对较少,很多体育教师对“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这几年的高校体育教学处于一种盲目的无序状态,学生的健康水平也不同程度地下降。我国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局限,主要是以体能训练为主,还没有有意识地延伸到精神的层面,不太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主要以个人竞技项目为主,一些集体项目也没有充分发挥项目的核心精神(团队合作)。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已对这些运动项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新理念的提出,选项体育课、俱乐部制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类型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相继应运而生,且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体现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等现代教育思想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依然摆脱不了体育的课程资源集中在高校的现象,难以充分利用资源开发体育课程教学。
2.2我国高校学生现状分析
自从1980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独生子女已成为现在年轻一代的主体,他们出生在我国政治上拨乱反正的时期,教育上重新振兴之际,正是我国从动荡向整治转换的过渡时期。他们在成长期经历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在新旧两种体制的转变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在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双重挤压下发生着急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他们因为没有体验过父母经历过的政治风波、贫困生活等,而缺乏前辈所具备的吃苦耐劳的韧性和“我为人人”的理念,人文素质较为缺乏;他们因为是独生子女,存在不少心理健康问题,但时代却赋予他们强烈的个性和不受约束的性格,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倾向;他们具有较强的平民意识和务实精神,热衷社会实践和学习实用技能,就业行为日趋理性实际,人际交往务实主动,个人目标比较急功近利;他们摆脱了前辈曾受到的封闭的桎梏,在东西方文化意识的交织中游弋,视野开阔,自主性强,增长才干的欲望强烈。
2.3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2.3.1拓展训练内容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内容、形式上的单一性。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一些心理拓展训练的方法,并把一些在企业中训练员工的方法借鉴到体育课中来,福建华侨大学通过定向越野课、户外拓展课的实践教学发现,拓展训练内容的引进,对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内容、形式的单一性很有意义。
2.3.2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拓展训练的活动内容都是为获得某些预期的效果而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愉快地参与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悟道理。同时,拓展训练又有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锻炼,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获得知识。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不用或少用器材,如“面对面介绍”、“大胆解说”、“数字传递”等,只要有一块不大的平坦场地就可以进行练习,雨天可以在室内进行。
2.3.3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拓展训练中,学生通过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会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态度是决定自己获得成功的关键,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影响行动,行动产生最后结果。面对一项任务、一个困难,心态是积极的,脑海里会涌现出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反,态度是消极的,思维将受到限制。拓展训练的培训目标就是要告诉参与者,对待任何事情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启示人们积极的态度是获得成功的原动力。
3.拓展训练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实施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3.1实施的基本内容
拓展训练的内容是为解决参训者的心理问题而设定的各种练习项目。从参与人数上分,主要包括个人挑战项目、双人协作项目、团队合作项目;从训练环境上分,包括场地训练项目、水上训练项目、山地训练项目等。通过这些项目的练习,参与者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沟通,共同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认同团队精神,并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竞争的能力。
3.2实施的基本过程
拓展训练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信赖关系的确立、目标设定、挑战极限、高峰体验、幽默与愉快、解决问题等六个步骤。
3.2.1信赖关系的确定
信赖关系是拓展训练开展的基础。从第一个“破冰”项目开始,通过组建团队的过程,同伴之间迅速建立起一种亲切的、相互信赖的关系,并在接下来的项目之中逐渐强化这种信赖关系。
经过一天或者两天的训练,团队成员之间会结成一种非常友善、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开展任何活动的基础。
3.2.2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是拓展训练发挥团队作用的有效因素。在每个项目中都有一些特定的困难或问题有待团队成员一起解决。设定团队目标可以使全体成员学习如何分担团队的责任。
3.2.3挑战极限
挑战极限是最有效地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拓展训练慎重地设定了许多看起来是危险的,使参与者感觉到心理压力的活动。这绝不是单纯地追求惊险感觉的活动,而是要让参与者挑战心理极限,克服困难,去真正地释放心理压力。
3.2.4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人在进行某种技能学习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努力过程中所获得的最高的体验。高峰体验可以使每个拓展训练参与者有机会拥有自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称最满足、最幸福的瞬间为高峰体验。高峰体验形式多样,但核心是真正认识自己,在自己身上寻找到自信。因此,马斯洛把高峰体验称为最肯定的自我一致性体验,并认为人可以在一生中数次体验到这种高峰体验。拓展训练设置一系列特殊的情境,让参与者释放潜能,在团队的支持下积极挑战人生,这是非常容易激发参与者高峰体验的课程。
3.2.5幽默与愉快
拓展训练安排了很多有意添加幽默的游戏,使参与者在训练中产生愉快感,如同返璞归真的孩童一样,在追逐和嬉戏中充分释放和排解积压已久的心理压力,并且这些游戏几乎都是需要团队成员有身体接触,在相互协助中完成的。这从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参与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3.2.6解决问题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在面对问题时应该持有何种心态,采取何种步骤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解决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拓展训练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经验。
4.拓展训练建设与设置
4.1拓展训练建设方案
参照全国已开设拓展训练教育院校的做法,高校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4.1.1自行组织开展。
在专业课程设计中,将拓展培训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并根据所开设的课程内容,购置与之相配套的拓展培训器材,利用本校资源,并借助本校所在地的自然资源,建立训练基地。在训练中要注意师资的选拔与培养,可以外聘拓展培训专业教师任教或担任顾问,也可以通过送培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师资,以满足教学的要求。
4.1.2与专业拓展中心合作建设。
专业拓展培训中心相对来说经验丰富,同时具有场地优势。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高校与专业拓展中心合作,开展拓展训练项目,既可以解决“自建”经费问题,又可以在更多更广的项目领域中开展活动,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培训。
4.2训练内容的设置
目前市场上拓展训练内容很多,根据高校的教学资源和主要培训对象特点,笔者认为可以先行开展以下训练项目:分组热身、信任背摔、盲人方阵、造桥、逃生、鳄鱼湖、交通堵塞、双赢、瞎子摸号、荆棘排雷、孤岛求生、友情传递、电网、齐眉棍、天梯、空中断桥、空中单杠、造塔、性格展示、集体木鞋、合力过桥、四绳桥、绝壁、攀岩等。以上训练项目投资不大,操作较为简单,大部分可在室内进行。现从个性培养、团队精神打造、计划的制定与资源利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几个方面选择如下几个项目作简要说明:
4.2.1性格展示
你从其他参与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为什么你在各式各样的物品中选择了此类物品?解释其特征。你对其他参加者的了解达到何种程度?是不是积极沟通?
培训目标:短时间内让大家互相了解,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4.2.2双赢
使学生在合作中能本着双赢的理念,达到双赢的理想局面。
培训目标:使学员深刻领会双赢的真谛和双赢的重要作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2.3电网
使学生懂得个人如何在团队中找好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体会“团队中没有无用的人,只有被放错位置的人”,懂得群体决策的方法及意义,认真的态度与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培训目标: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4.2.4空中断桥
培养在风险面前自我控制的能力;挑战自我,战胜自我,重新认识自我;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迎难而上;恐惧与犹豫是影响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
培训目标:面对机遇和风险的考验,勇于尝试未知事务的能力。
5.结语
拓展训练由国外风行几十年的户外训练发展而来,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培养参与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正日益与国际接轨,这就对新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而这种更高层面的要求绝不仅仅局限于其相应的社会相关领域的专业素质,而是一种全面的、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素质。高校必须与时俱进,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应把拓展训练方法应用于体育教育中,并紧密联系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的关键因素进行再设计,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能力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完成学生价值再造过程,并使之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未来走入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钱永键.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3]席艳辉.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15.
[4]高飞.心理拓展训练探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