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上师生互动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学彩
摘要: 本文作者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师生互动进行了探索,在此加以介绍。
关键词: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探索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互动过程。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是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着、参与者,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互教互学,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共同体”。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过程呢?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探索。
1.师生互动的意义
师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当代教育改革领域中影响最大的研究课题。它以目标设计为导向,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活动。合作教育学认为:师生互动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它以师生相互尊重、彼此学习为基础,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社会性,倡导“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它主张教育者时时变换视角,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体验学生对教学情境的独特感受出发进行教育行为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实行师生互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更好地反映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2.选择教学方法――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好的教学方法,能为师生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话式的讨论教学方法是首选。对话式的讨论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一种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共同讨论。师生的对话、交流,能使学生了解教师的思想、意图,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有效地促进师生间的合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论者、合作者。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互助,师生在讨论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讨论式教学方法符合新课堂标准的教学理念,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佳优化。在讨论中,学生都有话可说,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帮、互学,相互促进。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中错综复杂的事物关系”时,鼠类是食物链中的一个营养级,是许多动物的食物,它传播疾病、啮咬家具等,对人类几乎没有益处。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了“鼠类对人类有百害无一利,应赶尽杀绝”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是否可以,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讨论很热烈,气氛非常活跃,在讨论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探究实验――实现师生互动的良好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做探究实验,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教师要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观察、去解决,使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待实验结束,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动眼、动脑、动手、动口,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问题的答案。探究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添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在探究草履虫的实验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草履虫是怎样活动的?为什么?
(2)草履虫的大小是否一样?为什么?
(3)为什么在载玻片上放一些纤维丝?
(4)做过试验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5)和洋葱表皮细胞相比,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6)你如何自己进行设计并选择最佳实验方案?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和讨论期间,我巡视指导,积极参与试验和学生的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实验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结束。
4.知识竞答――有效促进师生互动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间开展知识竞答,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男生女生各两组,每组选一学生任组长,对学生抢答问题的次数和回答的是否正确分别计分,最后看哪个小组的积分最多,对获胜的小组给予奖励。搞好知识竞答的关键是要选好题,这要求教师在课前深入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准备竞答试题,题目类型要多样,分值要一致。小组之间的知识竞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
5.趣味活动――有效实现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趣味活动可以形象地展示生物体的生理过程,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课堂气氛活跃,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从而使教学任务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时,土壤中的水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我让学生分别扮演土壤、水滴、根毛细胞、根表皮细胞、根基本组织、根内部导管。参与表演的学生每人手握一张相应的卡片,一名学生讲演“假如我是土壤中的一滴水,是怎样到达植物体内的呢?”在讲演过程中,每说到一个根的部位时,让手握相应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去。这样,一滴水在植物体内的运动路线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如,讲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水域生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大鱼、小鱼、虾及水生微生物,生物体越小,参与的学生越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有毒物质用彩带表示,将食物链上的各个环节连起来,有毒物质后到达大鱼体内,再到达人体中。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对有毒物质威胁人类的过程会加深理解。
6.合作学习――完善师生互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分工、责任的互助性学习,包括同学之间的合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此时,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是学习活动的共同体,共同关注生物学的知识,共同关注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合作学习能更好地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师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例如,七年级生物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活动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学生共同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步骤。教师这时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参与者,同时也是组织者。教师协助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和学生分享实验结果。
总之,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摒弃以往教学中权威者、控制者、学生发展的制约者的形象,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学生建立平等、互相的伙伴关系,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正如美国现代教育家多尔所说:“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些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作用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承担起教师应负的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