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非英语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 静
摘要: 本文以大学英语精读课实际课堂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任务模式的设计。任务型教学法有自身的优势与局限性,只有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进行课堂设计,才能发挥其优势,达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课堂实例 设计与应用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当前理论界研究较多的一种新模式。根据Nunan的研究,任务教学分为真实性的交际任务和教学型交际任务,Willis研究任务,任务型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聚焦。前任务是对主题和任务的介绍,可称为任务型学习的准备阶段或教学的热身阶段。教师可通过图片、录音、集思广益或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让学生明确、理解学习主题和目标。任务环阶段,学生成为语言交际的主体。具体来说又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三个阶段。在任务阶段,学生一般以配对或小组的形式来主动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在计划阶段,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全班汇报组内根据计划执行任务的情况及其相关心得。教师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准备要说的内容,鼓励每组成员帮助报告者组织语言,强调语言的准确、客观。汇报阶段,小组代表用正式严谨的语言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语言聚焦阶段,学生分析和讨论文本。教师可将相关的语言重点难点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练习新出现的单词、短语和结构;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培养对句法、词组搭配、词汇等方
面的知识的兴趣,帮助他们把学到的新的语言知识举一反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课堂实例分析
本文以College English Book 3 Unit 5(《大学英语全新版》,李荫华等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Writing Three Thank-You Letters”一课为例,分析说明任务型教学法任务的设计与应用。
该课文是一篇记叙文形式的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二战时在海岸警卫队服役。时逢感恩节,他正好出海在外,他决定给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父亲、小学校长及外祖母写三封不同寻常的信,以纪念感恩节的真正意义。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感恩节这个美国特有的节日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如何设计任务,使学生既了解美国的这一节日文化又可以轻松愉快地掌握语言知识至关重要。
围绕课文,笔者设计了以下几项任务:
任务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根据课后文章结构(Text Organization)练习中的提示,课文可分为四部分,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负责学习课文的一部分。要求他们在组内解决所负责部分所涉及的词汇、语法、语音、语义、相关文化知识及该部分的主题;另外,在课前各小组都要查阅与作者(Alex Haley)和感恩节相关的资料。
任务一:课堂导入。
引导性问题:Who is Alex Haley?Do you know any works he composed?The paragraphbefore the text tells us that it was a Thanksgiving Day.Do you know how did the holiday come into being?
任务过程:教师提出这些引导性问题,四组学生在组内讨论,每位学生都要各抒己见,提供与作者和感恩节相关的信息。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任务分析:课堂导入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关注与兴趣。四个小组之间的信息各有差异,这样各组的信息形成了互补。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地位,他们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任务二:话题讨论。
引导性问题:Nowadays,many holidays have lost their original meanings and have become days of overeating,drinking and watching endless TV programs.What do you think people should do on holidays,just relax in the ways mentioned above or to celebrate the true meaning of those days?
任务过程:四组学生合并为两大组,正方支持在节假日里尽情吃喝玩乐,反方支持过节不应忘记节日的真正意义。双方分别说明理由,互相展开辩论。
任务分析:该环节是任务后的实践阶段。辩论的话题符合学生的兴趣,可以体现他们的生活经验;辩论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学到的语言文化知识与生活中的话题联系起来,转化为真实生活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结语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有其很多优势,并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环境下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及课堂教学准备的对象,学生在任务型环境下有了更强的参与意识、表达意识和情感需求。在任务活动中,学生既可以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养成自学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有利于把学生导向合作,导向实践,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及实践意识,从而使得学习更富有针对性。但是,任务型教学法并不是一种绝对最佳的方法。虽然它在国外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还是比较新的一个领域,不少教师因不熟悉或不能转变思想观念,对它持怀疑态度,使教学走入误区:任务型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法,所以每课必用;让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教师很少参与或完全放任不管。这样,学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失去学习的信心。教师也因教学效果不好灰心丧气。其实,没有一种方法是最佳教学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同样的方法不同的教师采用也会取得不完全相同的效果,教师只有清晰地认识到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劣,并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特点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才能取得正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Prabhu,N.S.Second Language Pedagog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29.
[3]李荫华等.College English Book 3[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5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