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特点,探索课堂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总结出任务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1-0250-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课程,是高职院校要求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课程。新时代给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教学法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
一、任务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专业技能和构建专业理论的教学法,将教学知识点放在具体任务中,学生通过分析任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完成具体的单元任务、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和传统的教学法比较,任务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多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灌输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技能的锻炼,同时也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在任务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一味地传授知识,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通过分配任务进行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分解任务,在实操中完成教学任务,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协作互助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在任务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具体任务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所以,学生任务完成的过程是教学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学内容综合应用的过程。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进行学习,把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案例出发,引导并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让他们利用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其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个性教学。在利用任务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安排教学任务后,教师首先给学生讲清楚要完成任务的内容、条件和目标,然后再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但是却不限制实现任务的方法及任务成果的形式,仅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素材,这样就给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留下了充足的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另外,在完成任务后进行展示分享,让学生的创新想法与他人共享,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组织和实施
1.明确任务目标。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之前,首先要明确任务目标,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将知识点合理地融入到教学任务中,让学生围绕任务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运用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地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当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例如在电子表格应用软件(EXCEL)教學过程中,教师不再单独地介绍各部分的内容和概念,而是拿出具体的学生成绩表案例进行演示,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录入学生成绩数据,并利用所学的公式和函数等知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最终完成一份完整的学生成绩表,这样的方式能够直观明了地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其学习兴趣。
2.分析分解任务。布置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讨论确定采取何种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分析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基础,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加速器。根据章节内容设定一个总任务,根据知识点再将总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小任务,并将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并融入到子任务当中去,这样就可以降低学生完成任务的难度,再加上教师恰当的引导,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重要知识点,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电子表格应用软件(EXCEL)教学过程中,总任务是完成学生成绩表,但是最终的学习成绩表里的表格格式、数据样式、分类汇总、数据的突出显示等均需要进行具体设置,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已经基本掌握了表格格式,但是较难完成公式、函数、分类汇总等内容。因此,将内容分解为三个子任务:一是对照教材内容,完成对学生成绩表数据的输入、编辑以及表格样式的设置。二是参考操作说明,完成对成绩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的计算。三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会使用IF函数和RANK函数,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完成对学生成绩的等级、排名等操作。
3.尝试完成教学任务。任务教学法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组织学生以任务为中心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但不干涉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将自己大胆的想象融入到任务完成的过程当中去,这样有助于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路与想法,培养其创造力。例如在电子表格应用软件(EXCEL)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将学生进行分组,每4—6人进行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表格格式设置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了不同的方法:一是直接选中空格,在字体设置中选择“文本”类型。二是在空格中录入数据前,先输入一个’,字体也变成了字符型,并将操作效果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际操作发现每一种操作方法的实际效果,使其在今后完成类似的任务时,可以准确地选择恰当的操作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4.展示汇报,开展教学评价。任务教学法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是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增强感悟。一方面帮助教师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以此来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是否调整教学进度计划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锻炼和提升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给整个班级同学汇报学习成果,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评价也是教学活动。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品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通过点评学生作业或由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等多种形式,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优缺点以及不足之处,总结规律和技巧,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使实操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如此学生之间也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总结反思,形成知识体系。归纳总结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每个知识点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是相同的,老师的讲解也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思路,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依然参差不齐,因为知识点分散,很难形成知识体系,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总结,帮助学生重点、难点,对比易混淆的概念,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在电子表格应用软件(EXCEL)教学过程中,在总结归纳环节,再次利用课件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公式、函数的使用,尤其是IF函数、RANK函数,并进行知识拓展,列举生活中类似的使用场景,如学生学籍表、考试报名表、工资表等。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采用任务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化教学;最终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彩琴.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7):99.
[2]张霖.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1):193-194.
[3]余昌永.任务驱动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9):134-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