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芳

  摘 要: 鉴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过于依赖教材、课堂内容过于呆板、多数学生的参与性较少这一现状,强化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参与,在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在参与过程中将英语知识内化为口头、笔头交际的能力为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借鉴。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高职英语教学 实践
  
  构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英语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共识。近几年来,诸多学者已从该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英语教学模式、考评方式、课程开发等层面提出了实施这一课程体系的尝试和设想,同时还从校内校外实训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构想上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纵观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理论层面和建议性的研究诸多,但从实践角度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尚处在摸索阶段(宗雪萍,2008)。本文以一单元的教学设计为基础,体现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高职英语改革的可行性途径。
  1.教材分析
  该单元英语教学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十一五”规划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该教程编写在实现《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贯穿了先说听、后读写的原则;教材的使用中强调“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精讲多练”,否则无异于传统的语法教学,只能以教师“满堂灌”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各种语言点知识。由于该教材有机地将语言基本功与实用的日常和职场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单元话题的选择多是与实用交际或职场口/笔头交际相关,话题《产品发布》(2节课)的教材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美中不足的是,该课程将说、听、读、写的内容过于分割,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提高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本次课在学完第一单元的听说部分(2节课)和阅读部分Passage II(2节课)后,整合课本的写作部分材料,同时参照了《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上册)的模拟职场实景,以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任务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地强调对语言的读与听形式的输入(input),而对学生以说和写为形式的语言输出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文秋芳(2008)提出了以写、说语言输出的形式促进学习者英语技能的提高的输出驱动假设。本次课便是基于这一假设,在研究教材内容和视频材料的基础上,将本次课定位为产品展示课,学生须笔头学会初步介绍产品,口头学会初步推销产品。当然这一目标不能在这两节课中实现,教材的第二单元将以《促销活动》(Promoting Activities)主题进一步提高学生从多个层面展示产品的能力。本次课程将从观看一个产品展示的视频材料和阅读课本的两个广告入手(语言输入input),让学生在理解现有材料和已有的语言知识基础上,通过对某一产品介绍的写作,熟悉产品展示中的典型结构和基本词汇,并最终以小组活动和全班演讲的形式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口头和笔头的交际能力。
  2.学生分析
  为确保有效的课堂设计的实施和完成,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是每一位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平日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访谈、参与的有关活动以及在翻阅学生的学习日志中,多数学生有一种美好的学习英语的愿望(毕竟英语是就业时一个重要的筹码),但是由于基础欠佳、英语氛围不浓、个人坚持不够等诸多原因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英语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为了通过一系列的等级考试,但最终学到的还是“聋哑”英语。为努力改变这一现状,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入手,让学生将头脑中现存的英语知识通过参与活动和完成任务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根据进入企业锻炼实践和对相关毕业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在实际工作岗位中不敢用英语与外商交流的重要障碍是个人的英语听力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应强化听力理解,让学生逐渐听懂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Richards et al.,2001),而不仅仅是流行的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以满足他们未来的职业需求。
  让学生尽早接触职业知识,要让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并且有效地学习(韩秋黎等,2007)。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在于参与,学习意义的构建是参与社会文化实践的过程(L.Jean & E. Wenger,1991)。就课堂教学而言,设计任务或活动让学生能够参与,而不能简单地将英语学习归结为英语语言点的记忆或语言讲解,是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3.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上面的教材、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的分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掌握常见产品特性表达的句型、词汇,并熟记英语产品展示的典型结构。
  能力目标:在参照视频材料与课本上广告材料的基础上会写一篇展品展示的演讲词;借助于所写的演讲词,熟练介绍某一产品。基础良好的学生须脱稿介绍。
  情感目标:小组学习中,学会乐于与他人交流,并适当作出评价。
  4.学法指导
  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并给出恰当的指导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实现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重在“做”的特点,推行新的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韩秋黎等,2007)。为实现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学中做、做中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本次课设置了与学生生活、职业发展需求相关的六个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在参与过程中将英语知识内化为口头、笔头交际的能力。同时,本次课从手机描述、视频材料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好地为后面进入写作和课堂演讲做好准备。同时,小组活动的设置也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习者在共同探索中使用语言,感受交际魅力。
  5.教学步骤
  本次课的教学将包括导入复习、视频观看、产品展示、快乐学习等几个环节。在导入活动中,学生进行每日英语汇报是英语教学的常规活动。第二个环节视频观看中的任务设计包含:1)讨论个人手机的优劣势,并展示其功能;2)听力理解;3)讨论典型产品展示用语的结构。在第三环节产品展示活动中,学生借助课堂提供的补充材料和课本资料,先找出两个产品的卖点,然后根据这些卖点将以书面的形式完成其中某一产品的展示,然后再以小组形式,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产品展示的演讲。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快乐学习。现以表格形式详细展示本次课的教学步骤:
  
  6.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作为教学实践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以及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一个重要保障。本次课的教学反思,主要从下面三个问题入手:
  第一,本次课程是否完成了应用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否掌握展品展示的基本词汇、结构和典型的句式,并在口笔头的实践中运用?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否写出一篇约150单词的产品展示演讲稿?基础欠佳的学生,能否完成约80字左右的展品展示演讲稿?
  第二,教学活动和六个任务的设计是否具备可行性、参与性、目标性?学生倘若不能顺利完成制定的课程任务,课程设计者需调整目标,给出详细的任务要求,以便让更多的学习者能够参与,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第三,课堂上教师是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或促进者,而非知识的传播者?信息社会给个人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因此培养学习者的持续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者的重要任务。对英语课堂而言,单纯的英语知识传播者已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不断改善和提高引领、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是每一次课教师需要思索的问题。
  
  结语
  教学是一种启迪智慧的劳动,多一分富有创新意义的教学,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就会多增长一分创造精神。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讲授人,同时他本人也从学生那里学到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在讲授知识,从而逐步达到教学相长、教育解放的目的(Freire,1972)。
  
  参考文献:
  [1]Jean,L.& Wenger,E. 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2]Freire,P.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M].Harmondsworth: Penguin,1972.
  [3]Richards & 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2nd ed)[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韩秋黎,石伟平. 关注职校学生的“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姜大源.职业教育的小组动力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6]文秋芳. 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1).
  [7]宗雪萍.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及构想[J].黑龙江教育,2008,(1).
  
  注:本论文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英语项目教学模式研究》成果,项目代号 040803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