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数学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及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商 娟

  摘 要: 阅读向来被认为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加强数学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能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取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数学阅读能力 培养途径及策略 实践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描述科学的语言。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早就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很多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解题教学,学生阅读浪费时间,不如多讲几个例题;有些教师即使有让学生阅读的想法,也往往是包办代替,即教师自我阅读、自我剖析、自我理解,其结果是学生阅读能力低下,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一、对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认识
  
  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是其它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1.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与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所谓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狭义指数学学习与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学生只有通过阅读,做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2.加强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不少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上课就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深入浅出地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之后总结、布置课外作业,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象产生的原因。
  3.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要有较强的自学功底,才能进行终身学习,从而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完全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及策略
  
  1.根据教学对象确定阅读目标。阅读能力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层级:认读、理解、记忆为第一层级;阐释和归纳为第二层级;创新就是第三层级。三个能力层级之间构成了一个由底到高的阶梯,而且一般是渐进关系,只有具备了低一级能力的阅读者才有可能获得高一级能力。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具有的实际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从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读、理解、记忆等能力,他们需要进一步发展阐释、归纳、创新等能力。因此,阅读教学目标重点应定位在阅读能力的第二、第三层级的培养上。
  2.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阅读时机。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确定阅读时机,对于较易理解的、文中出现的概念不是太抽象的内容,可以安排在讲授前阅读,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较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边讲解边阅读的方法,或讲完后再阅读。如高中代数《数列》这一章等差、等比数列可以安排在讲授前阅读,数学归纳法可以采用边讲解边阅读的方法,而数列极限安排在讲授后阅读,因为这一节内容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学生没有基础,讲授前阅读,学生不易整体把握,很可能会糊涂。
  3.设置阅读问题,把握阅读重点,顺利通过难点。我国著名思想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始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阶段,不论是安排在讲授前的阅读,还是讲授后的阅读,都应精心组织设置些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
  4.合理安排时间,留有分析思考余地。阅读最忌流于形式,如只安排很短时间的阅读,也不出示阅读提纲或问题,只是让学生泛泛而读,学生就没有时间分析思考阅读内容,不仅达不到阅读目的,而且浪费时间。因此,阅读时间一定要估计好,使学生有分析思考的时间,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体会,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并记忆主要内容,而且能够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或外语阅读,它重在分析、思考、体会,短短的一页教材,一般要安排十分钟以上的阅读。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阅读速度。利用计算机技术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如三角函数中y=sinx图像与y=Asin(ωx+Φ)图像关系,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进行思考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其变化关系(电脑动画演示,分步展示变换关系,学生观察到数学结论形成过程,哪一些量在变,哪一些量不变,都有深刻的感性体验,从而进一步明确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
  
  1.促进了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能规范自己的数学用语,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观点的能力,从而避免了出现不能正确、有序、逻辑合理地书写解题过程的学习困难。
  2.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数学阅读是一个包括诸多认知因素的心理活动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新的数学概念、术语、符号,不断地进行假设、预测、检验、推理、想象,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自由发展。
  3.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保障,而自学能力的核心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只能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因此,以数学阅读能力为主项的数学自学能力,只有在经常性的数学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
  4.克服了数学学习中的畏难情绪。一些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是数学阅读能力差和数学语言水平低。加强数学阅读教学,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适合自己水平的发展,达到了基本要求,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以落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