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个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琚庆亨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语文教学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让语文课程如源头活水般不断涌现出新的生命力。
一、自主探究,摆脱学生的依赖性
自主探究是新课标所推崇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变革学习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南京长江大桥》一课,对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丽的景象的描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前,我要求学生回家上网或者上图书馆,查一查有关南京长江大桥的资料并下载或复印下来。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积累了许多资料。有的查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堡内有电梯的相关内容;有的说现在又在建南京长江第二大桥,负责大桥的总指挥是南京市副市长戴永宁同志,他强调只有实施了廉洁工程,才能建成市民的放心工程;有的学生甚至把有关软盘带到班上来,其中描述道:夜幕下的大桥十分气派,桥栏杆上有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兰灯齐放,桥头堡和大雕塑上的228盏钠灯使大桥像夜明珠悬跨在两岸之间。如此丰富的资料,使课文中“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等几句就活了起来。这种查一查、看一看,共享网络资源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他们不仅学会了查找资料和工具书,学会了主动接受外界的新生事物,学会了如何让课文的精彩画面活起来,学会了主动求知,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克服了迷信课文、依赖老师的坏习性,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
二、多元互动,凸现学生的独特性
多元互动是语文课堂学习的运行状态。课堂学习要求学生亲历语言文字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争认;有问题的质疑、矛盾的激发和障碍的排除;因此互动是多元的――多情境、多角色、多内容、多形式、多维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要实现最广泛的互动,让学生的认识、情感与体验不断发展和提升,在领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审美意义和精神价值中,凸现学生的独特性。
比如《詹天佑》一课,笔者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当学生对开凿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有不同理解时,老师抓住机会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中部凿井法”就是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由竖井处分别向两头开凿;有的学生马上提出异议,他紧扣“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这句话,认为詹天佑应该是通过四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即竖井处从里向外凿,隧道两头各从外向里凿,这样工期才会缩短。而另有学生又提出自己的想法,说既然中部凿竖井可以增加工作面,那就应多打几口竖井,工作面越多,工期不就越短了吗?可其他同学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所以并不是竖井打得越多工期就越短。那究竟打几口?学生情绪亢奋,各抒己见。后来有个学生说肯定是打两口,因为八达岭的隧道是居庸关的三倍长,打两口把工作面增加了六个。赞成这一观点的同学补充说,这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但必须在一条水平直线上,否则就对不准、打不通,所以文章中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定点、勘测、计算一定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正是在这一系列多元互动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求异发散思维在逐渐升华,让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张扬学生独特个性的广阔时空。
三、促进生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生命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需求、思想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语文课堂呈现丰富性。师生是课堂互动的两个主体,但他们存在着情感与体验、观察与思维、学识与价值观等诸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互动带来语文教学的多变性。因此,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和即时性。这种动态生成、即兴式课堂的建构及良好的发展,不是由教师或学生来控制,而是靠师生平等对话来舒展。在课堂上,师生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分享。师生对话促进生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林老师执教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要求学生快速读课文,读后谈谈课文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老师分别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细细地品味课文,“这节课我们来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船长的风采和形象。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写下批注。”留充足时间让学生研读,和作者对话,和文中的人物对话。在热烈的交流中,学生对文中事件和人物形象有了更进一层的领悟,当读到最后一节时:
师:看着这感人的情景,你最想说点什么?
生:船长,你急中生智,舍己救人,是一位好船长。
生:船长,你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你真伟大!
生:船长,我认为你很傻,死得不值得。
师:船长死得真的不值得吗?
(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辩论)
师:现在辩论还太早,请联系生活实例好好想一想,待会儿分正反方阐明观点,说说自己的独特见解。
(正反方由抽签决定)
正方:船长死得伟大,正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不止一命?
反方:船长死得不值得,因为他是一位优秀的船长,技术精湛,经验丰富,遇事又冷静。假如,他活着的话,可以为更多的人挽救生命,为航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你们说,是吗?
正方:是的,假如船长活着的话,可以为人民、为祖国多作贡献。但是,舍己救人是做人的道德规范,如果大家都为自己着想,社会将变得怎样呢?
反方:为自己着想确实是太自私,但关键时刻要比一比谁的社会价值大,一个拔尖人才换几个普通人,值得。
学生辩论,个个据理力争,见解独特,对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各抒己见,这难道不是学生心灵自由、积极主动的最好见证吗?
是的,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生成的课堂信息有时会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这“活跃的资源”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强的催化剂。
四、拓展超越,发掘学生的创造性
课改专家巢宗祺教授说,学习可以说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旧的“有”到新的“有”的过程。这“未知”“不会”“没有”,可能是世人都“未知”,都“不会”,都“没有”;也可能是别人“已知”“已会”“已有”,只是我“未知”“不会”“没有”。因此,只有通过实践、尝试、探索,有了自己的新的发现,那就是“创造”。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这一理念在新课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春风吹》一课,王老师自始至终把学生置于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再现生活”“朗读品味生活”让学生充分感知春光美,并巧妙设计了一个“想象创造生活”的环节:
师:春天来了,大地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谁能像书上那样,也来写几句儿歌?(独自准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生:春风吹白了梨花。
生:春风吹美了衣裳。
师:(见不少同学疑惑不解)你为什么这样写?
生:冬天的时候我们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我觉得不是很好看。春天到了,我们都穿上了绣花毛衣、亮丽的春装,漂亮极了,所以我要这么写。(师生热烈鼓掌)
生:春风吹忙了农民伯伯。
师:(点头)是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生:春风吹来了风筝。
师:又到了放风筝的时候了!
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超越文本,使课堂充满浓浓的创造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学生感想深刻,想象丰富,不仅运用语言、实践语言,更是滋润心灵,憧憬未来,创造生活。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的语文课不是要把学生个个都培养成语文老师,甚至语言学家和文学家,我们的任务是关注学生的个性,让语文课永远焕发生命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