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的史料教学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凤荣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如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图画、文物、民谣等,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史料开始的。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特别是从史料本身出发。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史料简明通俗,文字生动。如果教师巧妙地加以运用,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拟
  就史料教学的具体策略谈一点体会。
  
  一、运用史料突出历史的具体性
  
  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性不能停留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的“讲故事”、“说过程”的形式,而应该用史料凸显历史的具体性,通过史料把抽象的历史分析具体化,展示“历史的细节”,尤其是通过史料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养成史论结合的学习习惯,从而为课外自学提供能力基础。
  案例一:高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确定的主题是“我们选择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首先呈现三则史料:
  材料一:19世纪中叶,有位名叫萨拉・古德的8岁女孩向矿山委员会提供了如下证言:“我是高沃媒矿的矿坑通风口值班工人。工作并不累人,但我必须在没亮光的情况下值班,我很害怕。我早晨4点钟,有时3点半就起来,5点半以前出门。我从来不入睡。有时,心情愉快时,我就唱歌,但不是在黑暗中;在黑暗中,我不敢唱。我不喜欢待在矿坑里。有时清晨上班时,我非常瞌睡。我上主日学校,朗读‘阅读使人充实’。……我希望上学,不想待在煤矿里。”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当女工的“幸福”
  我被推荐给一家有名的工厂。我从来没有打扮得如此漂亮。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要有漂亮衣服穿。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只花20克来泽我们就能买肉,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波普 《一个女工的青春》(1909)
  材料三:工人们随着工厂汽笛的鸣声而上、下班。他们必须跟上机器的运转,并始终处于老是在场的监工的严格监督下。工作是单调乏味的――拉控制杆、刷去污物、接上断线。雇主自然把他们的工资账单看作是一笔应该尽可能降低的开支。因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尤其是纺织工业中的,更喜欢雇妇女和孩子,因为妇女和孩子更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且更服从命令。
  ――《欧洲史》
  通过三则史料,学生很具体地感受到了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不是体现在课堂中学生热闹地“参与”,而是看书和思考,注意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能自学掌握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多讲,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重视“引导、发现、探究、总结”。
  案例二:高一《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确定的主题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方案”。
  首先组织“如果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决策者,你会为统一祖国设计怎样的方案?”的讨论,在讨论前,教师设计了一段创设问题情境的《七子之歌》的片头Flash,在《七子之歌》的音乐声中引入了中华民国时期的地图、闻一多像、港澳台等地被割占的一些图片,并闪出陆游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投影凌青的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百年国耻今昭雪,只缘华夏已腾飞。”香港是“一国两制”的试验区。这个试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说它是中国的,因为它的成功,为澳门、为台湾提供了示范。如果执行得好,“一国两制”可以成为和平统一中国的道路。说它是世界的,是指它为世界不同制度的共存共融提供了经验,为解决世界上的各种争端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和平的范式。这些历史资料,使学生的历史认同感被激发起来了,屈辱的岁月也激起了师生对历史不堪回首的深深慨叹,顺着这种历史情感,接下来的交流、讨论就十分成功。讨论后让学生听邓小平录音,在录音的基础上思考: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解决统一问题的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是什么?此外他还考虑了什么问题?在这一教学设计中,围绕主题有图片、音乐、文字、录音等多媒体的史料,使历史得到了还原,展现了历史的具体和生动,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其探究的热情。
  这一案例通过方案设计、问题分析,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史料和问题分析的开放性
  
  历史内容的过去性,决定了“历史”是客观事实,不能任人装扮,但“历史”又是人们对过去的认识,所以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课堂教学不是要把现成的问题答案、历史结论提供给学生,而是要挑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产生问题,引起讨论。学生一旦有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见解,他们就会在课外钻研问题,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问题分析的开放性是促使课外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
  案例三:高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确定的主题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合作与分歧”。教师围绕这一问题提供一些课外的史料,设计四个问题。
  材料一:《德黑兰宣言》:我们三国表示我们的决心,我们的国家在战争方面,以及在随后的和平方面,都将共同工作。关于战争方面,我们已决定了将德军消灭的计划。……关于和平方面,我们确信:我们的协力同心将导致一种永久的和平。我们怀着希望和决心来到这里,我们作为事实上的朋友,精神上朋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在这里分手。
  材料二:斯大林关于欧洲第二战场给丘吉尔的信“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使希特勒无法入侵英国。”丘吉尔坚持“地中海战略”,极力主张从欧洲柔软的下腹发动进攻。罗斯福对他儿子说:“每当首相坚持经过巴尔干进攻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十分清楚他实际上想要干什么。”
  材料三: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曾说:“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认为1942年存在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
  思考: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的这些分歧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这说明了什么?
  史料的提供和问题的设计既反映出反法西斯同盟之间的协作,也折射出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分歧,运用了基本知识,分析讨论这些问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了深入的理解,看到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各个侧面,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全面而实事求是地理解历史。
  “史料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史料本身的可靠性
  所用史料必须真实可靠,为了增加史料的可信度,应注意和注明史料的出处。在教学中,切忌把野史甚至是道听途说的内容作为史料给学生分析思考。对于有争议的史料,尤其是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不同评价方面,引用时一定要向学生说明。影视文艺作品虽可采用,但采用时应要说明其来源及性质。
  2.史料选择的典型性
  选择史料时,要注意把握史料与课本内容的潜在联系,更重要的是选择史料一定要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具有典型性,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作用。
  3.史料运用的量力性
  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实际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史料。要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篇幅较短的史料。
  4.史料运用的准确性
  只有准确地运用史料,才能凸显史料运用的作用和效果。准确运用史料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准确把握史料作用的目的的基础上,准确运用史料的过程,也就是教师精心进行筛选史料的过程。把握好史料运用的准确性,教师就能在教学中收放自如,详略得当地用好史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188.htm